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892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419篇
综合类   983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即使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也在3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2.
陈磊 《防灾博览》2006,(6):15-15
公共危机状态下的管理,政府需要动员和统一调配多方面的资源,管理必须具有权威性,进行有效协调和快速行动,这就要求组建统一的领导指挥系统,通过综合协调部门和职能组织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或快速、有效地应对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指挥系统的建设公共危机给政府带来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急需要建立权威的、统一的领导指  相似文献   
133.
董文茂 《环境》2006,(7):34-36
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谈到某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的有关情况时感叹,有些环保局长是“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在此前的3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接受国内某知名媒体采访时坦承,环保部门依然不是一个强势部门。有关环保扩权的声音,一度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4.
2019年3月11日,邓某向W市B区应急管理局邮寄一封举报信,实名举报当地一家企业存在4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并于文末附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申请公开“上述举报查处结果、举报人是否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奖励及法律依据”的政府信息。该举报信共涉及3个事项:一是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二是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三是请求获得相应奖励。  相似文献   
135.
136.
2020年3月1日,第48个“国际民防日”。1990年国际民防组织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民防日,以纪念1972年3月1日国际民防组织成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加强公众对国际民防组织任务的认识: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7.
基于南京市H村机场噪音环境抗争事件的调查,发现村民在不同的抗争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即在不触及法律底线的前提下“依理”行事,不断地改变抗争的方式,以期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但由于村庄内部利益群体分化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村民环境抗争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最后,笔者认为健全利益受损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转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对解决底层群体抗争事件至关重要,这有利于维护村民的利益,也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8.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2020年我国提出了“新基建”的发展方向,充电桩产业作为“新基建”的七大产业之一,不仅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更为无线充电、储能、微电网和新能源消纳等新兴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因此对于充电桩产业而言,政府的支持作用非常重要,为了有效地探讨政府在充电桩产业的补贴政策效用,促进充电桩产业健康发展,文章基于博弈模型探讨了政府对充电桩运营商与换电站运营商不同的博弈策略演化过程。首先结合我国政府对充电桩产业的补贴方式,将充电桩与换电站的补贴进行归类,将充电桩运营商获得的补贴归为运营补贴,将换电站获得的补贴归为投资额补贴。然后构建了包括政府、运营商和用户三方之间的博弈模型,针对换电站运营商和充电桩运营商两种方式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通过纳什均衡解可以看到,运营商的最优投资额与最优建设数量均与政府补贴力度呈正相关;当运营商的盈利能力与获得补贴额度增加时,用户对电动汽车的使用意愿增强;政策效果与政府管理效益紧密相关。结论显示:用户与运营商的决策均与运营商的管理效率系数呈负相关,政府补贴政策的效果受其管理效用影响,因此,在政府未来的补贴政策执行阶段,政府需要创新和提升管理效用;政府可以将补贴政策作为充电桩产业发展的撬动点,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也是未来政府推进充电桩产业发展的下一个发力点。  相似文献   
139.
政策试点是中国国家治理策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遵循“由点到面”逻辑以试验手段制定政策的一种常规性工作方法。低碳城市试点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开展试点,探索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模式。现有文献侧重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建设模式与路径、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政策手段、峰值研究与达峰路径、效果评估等,有力地支持了低碳城市建设决策,但对于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设计鲜有涉及。本文从政策过程理论、央地关系两个视角,结合府际学习与竞争关系,建构了中国低碳城市政策“试点–扩散”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分析框架。中国的低碳城市试点具有探索型开拓性、综合型专业性、授权型自主性的特点,结合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文件要求和实践进展,从政策试点的选点、设计、执行、监督和评估五个方面对于中国低碳城市试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相较于经济领域的其他政策试点,低碳城市政策试点具有弱激励弱约束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领导力,在政策创新方面表现出争先、自主、效仿和守成四种行为特征,并以杭州、深圳、镇江、成都四个表率城市做了实证。政策“试点-扩散”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中国政策创新与扩散的过程,可能在现实中需要往复多次进行,中国已陆续开展的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就遵循这样的政策逻辑。试点的意义是试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前三批试点城市评估结果来看,试点城市在低碳发展目标设定、转型路径探索和低碳发展动力转换等方面与社会的预期仍有差距,为此本文提出了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四点建议:一是激发城市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完善低碳城市试点的科学论证机制;三是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长效机制;四是强化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0.
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角度回顾分析了不同时期环评市场主体与相关方关系,重点分析了环评机构脱钩、取消环评资质、“备案+承诺”等制度实施前后环评市场结构的变化。认为“脱钩”和取消环评资质后市场结构失衡,部分项目审批改“备案+承诺”造成环评需求模糊化。提出激发建设单位对环评质量的内生需求,提高建设单位对环评质量判断的能力;坚持提供价值服务,有效响应多样化需求;做到环评审批监管与环评市场监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