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725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367篇
综合类   1026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29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通过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之间作用关系与碳减排的主要路径,构建二氧化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控供给侧经济增长速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要素,预测四种不同情景方案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部门减排贡献。结果表明:四种方案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增长趋势逐年变缓,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到峰值后,调整经济增速、改善能源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继续为碳减排发挥积极作用,相比于经济增速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的减排贡献度更高。在综合调控经济增速、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方案下,中国二氧化碳净排放量2024年将达到高峰值104.45亿t,2058年实现碳中和,这与现实情况更加吻合。未来若能抓住经济、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良好机遇,并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减排努力,中国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有望2025年前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692.
用地指标是我国空间规划实施和国土空间管制的关键政策工具。研究收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用地指标分配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省级和市级因素对指标分配的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1)用地指标分配策略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绝对量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相对量呈现西部和东南高、中部和东北低的空间特征;(2)用地指标分配模式主要受经济发展需求驱动,缺乏对水土等资源环境限制性因素的考虑;(3)快速发展期的省倾向于集中分配策略,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则更为均衡。因此,需坚守资源环境底线,配合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实施差别化的用地指标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93.
为探究瞬时有机负荷(OLR)冲击对序批示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城镇污水的影响,进行了单周期瞬时高浓度OLR冲击试验,考察冲击时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冲击前后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及含量变化,并给出系统自然恢复的周期。通过调节曝气量的方式应对冲击,确定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的最适曝气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负荷达到0.68 g/(L·d)时出水COD、NH4+-N、TN和TP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此时系统冲击前多糖(PS)和蛋白质(PN)分别为16.62和14.62 mg/g,冲击后EPS组分中PN含量无明显变化,PS含量经过11个周期自然恢复,在第5个周期PS达到最大值为30.17 mg/g,且反应器出水污染物能满足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当有机负荷达到0.68 g/(L·d)时,系统最适曝气量2.1 L/min。  相似文献   
694.
王建辉  游庆国  申渝  陈猷鹏 《环境化学》2021,40(4):1216-1231
含氮废水大量排放会危害环境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nammox,简称PD/A)耦合工艺作为一种新型耦合生物脱氮工艺,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具有能耗低、产泥少、温室气体排放少和节约曝气量等优点,适于处理含氮甚至高含氮废水,是近年来脱氮工艺研究领域的热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该耦合工艺对环境要求较为严苛,其效能受到基质底物(如有机物和\"三氮\")、氧化还原性(DO和ORP)、酸碱度、污泥接种和驯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工艺优化运行和工业化应用难度较大.通过对PD/A耦合工艺方面的系列研究和应用进行对比发现,操作条件、污泥种群结构及运行方式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是影响工艺效能的重要原因.基于影响特征和机制将常见影响因素归纳为几个类别:底物负荷、氧化还原特性、酸碱度、温度、污泥形态与驯化及其它因素,并总结了每种影响因素的特点、抑制机制和调控范围,给出了其对应的优化运行调控方案,有助于提高该耦合工艺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为其启动和运行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该工艺影响因素、代谢机理与调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95.
生物农药的使用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探究生物农药对致病菌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分布将为后续研究生物农药对致病菌的微生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辣椒健康植株与疫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对植株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探究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对辣椒疫病的微生态调控机制.结果显示,在第7 d和第14 d的来自同一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辣椒疫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小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且喷洒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发酵液的土样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辣椒疫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放线菌丰度均小于健康植株且喷洒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PSB06的土壤中放线菌的丰度最高.辣椒发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施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性以及土壤中放线菌所占的丰度.  相似文献   
696.
当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源头预防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难以适应环境管理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环境准入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源头预防制度体系。环境准入在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规制,是政府围绕区域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而设置的一系列限制、约束和规范条件。环境准入的主体是政府,客体主要是企业,为了进一步明确企业属性,环境准入也称产业环境准入。产业环境准入方案是落实准入管理的具体形式之一。按照准入要求的侧重方向,将准入方案分为政策准入、空间准入、总量准入、业态准入和技术准入等5个方面。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进行产业环境准入研究,得出了常州市产业环境准入方案。  相似文献   
697.
为提升川水断面的输电能力,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以川水断面近区新能源电厂、火电厂的出力和直流回降功率对该断面的影响程度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提升川水断面输电能力的调控策略。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控策略使甜水河变电站-银川东换流站地区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得到提升,可为电网改造及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8.
大数据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成为我国促进大数据发展的第一份权威性、系统性文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2016年3月9日,环境保护部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是国家部委面向行业需求第一次系  相似文献   
699.
环境保护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议题,它所面临的挑战更多源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任务繁重与生态环境先天脆弱之间的矛盾。仅仅依靠单个政府部门或某一政策,或者仅仅依靠单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倡议与行动,均不足以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国环境风险,这将倒逼国内与国际社会提升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构建新型环境治理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地政府不仅要发挥生态环保的示范作用,还要建立横向若干部门和纵向各级政府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环境保护跨国合作制度,鼓励企业、NGO组织与民间力量、智库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700.
针对炼油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污泥膨胀问题,通过对A/O单元发生的丝状菌污泥膨胀现象、危害及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抓住引起污泥膨胀发生的关键要素为:气浮单元运行不当,营养比例失衡,污泥回流比不当,运行设备故障。在生产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探索性的调控措施:应急处理,源头控制,污泥调理,维修更新设备和设施。有效控制了污泥膨胀,为炼油污水处理污泥膨胀的实际调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