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安全科学   2143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613篇
综合类   2622篇
基础理论   344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192篇
灾害及防治   23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9 毫秒
311.
阿盖 《环境教育》2004,(12):56-57
2004年4月7日是国际影星成龙年满50周岁的日子。对于大多数这个年纪的明星来说,这是一个他们逐渐淡出,无奈隐退或者想办法转型的年龄,但成龙却是一个例外,做香港旅游形象大使,一年推出数部影片,成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出任“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一职……应该知天命的他却成了一个不老的神话。  相似文献   
312.
阿盖 《环境教育》2004,(2):34-35
我国目前有2亿2千万在校的中小学生。他们的自立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因此,他们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细心地爱护、教育和帮助。本刊推出“生存训练营”栏目,旨在提醒学生的家长和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在他们的生存能力上进行适当的培养和训练,让他们早日学会自我保护,提高生存应变能力,尽可能减少和杜绝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13.
314.
通过统计1996~2003年学术期刊上有关“绿色学校”的文献,从数量变化趋势、期刊分布范围、省份来源和作者背景情况、研究方法及基本内容分布等角度着手分析并提出相关结论,以期对我国“绿色学校”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15.
简述了废铅蓄电池回收铅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废铅蓄电池再生铅与开发黄丹或红丹以及铅尘、铅蒸汽净化新工艺,经小试和小批量生产考核了工艺流程、优化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1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出台,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317.
《环境教育》2004,(6):53-53
据4月18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两只被“囚禁”在铁笼里天天忍受抽胆之痛的黑熊终于获得“新生”。四川双流森林公安人员在“春雷行动”中一举将这两头饱受“牢狱”之苦的黑熊解救出来,并将非法饲养、残忍虐待黑熊的养熊人罗兴贵刑拘。  相似文献   
318.
319.
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工程同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受不可预见的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技术的可靠度、经济发展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重;就必然使地铁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然而目前对其风险评估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水平上。为此,笔者在研究系统论的基础上,从动态系统风险评估的观点出发,运用动态控制的原理,着重研究适合于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建立理论框架时应考虑的诸多问题;同时对动态系统风险评估、评价因素可靠性分析技术、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技术的运用做了简要论述。该框架体系不仅适用于地铁工程的风险评估,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的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评价。  相似文献   
320.
简述近年来可移动危险源的严重事故及惨痛教训,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可移动危险源的动态安全监控,指出开展可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监控的迫切性;从而对建立可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监控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功能设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利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对可移动危险源实施动态安全监控,以实现对其严重事故的有效控制,并对完善可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监控体系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