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07篇
安全科学   31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1564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219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沙雷氏菌发酵蓝藻生产蛋白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含蛋白质的蓝藻作有机氮源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酶,为蓝藻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影响沙雷氏菌发酵蓝藻生产蛋白酶的培养基主要成分。结果发现,在实验范围内,沙雷氏菌发酵蓝藻生产蛋白酶的最佳碳源是蔗糖,最佳速效氮源是尿素,最佳金属离子(盐)是ZnSO4,最佳产酶促进剂是吐温80。在单因素实验中,发酵上清液的蛋白酶活最高可达到941 U/mL,而且发酵周期短,发酵培养18 h即可达到最高酶(活)值。  相似文献   
962.
观察新型五孔PVDF共混改性纤维膜SEM形貌特征,采用逐级通量法测定PVDF/PMMA和PVDF/TPU共混改性膜的临界通量,研究在次临界和超临界通量下A(PVDF/PMMA)与B(PVDF/TPU)2种管式膜组件的过滤和抗污染性能,并在次临界通量下处理地表水。结果表明,PVDF共混改性膜具有优良的微观结构,且膜B性能较好;膜A、B的临界通量分别为12 L/(m2.h)和10 L/(m2.h);膜组件B比膜组件A抗污染性能好。次临界通量下膜组件的运行比超临界通量下的稳定。与采用单独超滤处理某市地表水相比,2种膜组件采用混凝+超滤工艺的运行处理效果更好,且膜组件B比膜组件A处理效果佳。  相似文献   
963.
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水解羰基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的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金属组合、合成pH、M2+/M3+、二价金属比、焙烧温度和晶化温度等6个因素对羰基硫催化水解过程中催化剂硫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组合、二价金属比和焙烧温度的影响极其显著(p=99%),晶化温度的影响显著(p=95%),合成pH与M2+/M3+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显著(p=90%)。在设定实验条件下,金属组合取Co-Ni-Al、合成pH为9,M2+/M3+为3,二价金属比1,焙烧温度取350℃,晶化温度50℃时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对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重复性实验以及XRD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的硫容为7.10 g硫/g催化剂,Co3O4可能是其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64.
废环氧树脂/PVC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废环氧树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采用模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通过正交实验,讨论废环氧树脂添加量、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模压时间3个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大小,得到其优化条件。在正交实验所得优化条件基础之上,研究单因素对复合材料的影响,最终确定实验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模压时间10 min,废环氧树脂添加量70%,硅烷偶联剂用量2份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冲击强度为10.49 kJ/m2,拉伸强度为62.24 MPa。  相似文献   
965.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印染、中药和废水处理厂3种典型工业废水污泥进行了热解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污泥是一种高挥发分、低固定碳和低热值的劣质燃料。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灰分含量较高,挥发分含量变小。热解过程中有3个失重速率较高的阶段,以挥发分的析出为主。升温速率对热解的最终失重率有重要影响。升温速率增加,热解更剧烈,但最终失重率的变化趋势与污泥种类有关;为使热解效果更好,不同种类的污泥应选择不同的升温速率。不同种类的污泥具有不同的热解特性,印染污泥挥发分析出阶段有2次热解。中药污泥活化能最小,印染污泥挥发分第2次热解的活化能比第1次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966.
OBTL模式是以明确的目标和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岗位要求的能力和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模式。借鉴OBTL教学模式及其理念,依据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数据处理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能力目标,设计相匹配的多种数学实践活动,并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旨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67.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宫博1李德顺2(1.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2.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微生物固定化技  相似文献   
968.
以溶胞—微型动物捕食法进行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后的富P污泥上清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Mg/P摩尔比(简称Mg/P)、N/P摩尔比(简称N/P)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以缓释肥(鸟粪石(MAP))形式回收PO3-4 -P的影响;并以青菜作为供试作物,通过盆栽实验探讨在最优化条件下生成的缓释肥的肥效,并将其与普通化肥的肥效进行...  相似文献   
969.
废旧线路板次氯酸盐法浸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条件NaClO-HCl和碱性条件NaClO-NaOH下浸出废旧线路板中的金.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实验比较发现,NaClO-NaOH碱性体系浸金较有优势,其最佳的浸金条件为NaClO浓度6 mol/L,NaOH浓度8 mol/L,固液比l∶6,反应时间40 min,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4.5%.次氯酸盐浸金具有浸金效...  相似文献   
970.
鲢鳙放养水平对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影响的围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淀山湖进行放养不同密度鲢、鳙的围隔实验(密度水平梯度设置为0、40、80和120 g/m3),探索鲢、鳙的现场控藻效果。结果表明,实验后期(8—9月),鲢、鳙放养密度为80 g/m3和120 g/m3的围隔对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显著(P〈0.05);且放养密度为80 g/m3的围隔蓝藻比例降幅最明显。鲢、鳙对较大个体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