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6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259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818篇
综合类   3564篇
基础理论   288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86篇
社会与环境   294篇
灾害及防治   18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生态缓冲带能够有效减缓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在长江经济带构建流域生态缓冲体系,对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讨论了构建流域生态缓冲体系涉及的生态缓冲带位置选择、缓冲体系所占最低面积比率、宽度划定等一些基本的原则要求;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各汇水单元的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土壤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水文水系等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缓冲体系进行布局.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内林草地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区域总面积的62.46%,但是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地和中下游的丘陵地带,在人口密集、农田密集的区域分布偏少;城镇用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②土壤类型空间差异显著,浙江省、江苏省、湖南省、江西省及安徽省大部分区域的土壤多是黏性比较大,污染物迁移能力较低;而污染物迁移能力较强的砂质土或者土层较薄的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北部、西北部.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均有分布,且以水力侵蚀为主,建议在中度及以上侵蚀强度区域尽量减少污染源,重点布置缓冲带,增加该区域的缓冲力度.③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可以利用的中小型湿地、小型河流支浜的面积至少有1.4×104 km2,再结合林草缓冲带,就可以形成一个生态缓冲体系.④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结果基础上,叠加土壤侵蚀强度和水系分布,将污染源区、中度及以上侵蚀强度区、水体区作为缓冲对象,建立缓冲体系的重点区域,总面积约14.26×104 km2,占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6.95%.对照欧美地区的研究,6.95%的缓冲体系面积占比是偏低的,需要在长江经济带开展深入研究来确定适宜的缓冲体系面积比,推进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缓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2.
乡村文化记忆资源是乡村“文—旅”协同的链接点。基于文化记忆理论从文化信息层、物质载体层与社会行为层解析其内涵和协同框架,构建“文—旅”空间协调度、文化记忆连续性和旅游市场认同度的协同评价模型,以苏州金庭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格局上,旅游景点与生活生产类空间关联性不断提升,与功能象征类空间依赖减弱,与社会表征类和精神意识类空间关系有所降低但维持高度耦合水平。(2)空间格局上,与生活生产类空间呈极核带状格局,与其余三类空间呈现一核多极格局。(3)旅游景点与生活生产类空间协同关系从“文—旅”空间协调度、文化记忆连续性转向旅游市场认同度为主导,其余空间以“文—旅”空间协调度为主导。(4)影响协同关系的机制包括记忆延续与文化交融、空间优化与旅游融合和社会支持与政策保障等。研究结论可为乡村旅游地的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利用生物气候、地形、底质类型、海温等环境因子和红树林分布数据建立了福建省红树林分布模型,基于最大熵方法分析了福建省沿岸红树林潜在适生区的空间分布.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对福建省红树林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估,识别了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及其适生值区间,并通过空间叠加分析获取了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优先区与空缺区域.结果表明,影响福建省红树林适生区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表温度、气温和降水等,福建省红树林潜在适生区主要位于沙埕港-三沙湾-兴化湾沿岸、泉州湾-厦门湾-九龙江口沿岸、漳江口-东山湾沿岸等地,其中最优适生区面积约为91km2.全省共识别出8处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的优先区域,现存红树林保护率约为64.4%,保护修复空缺主要出现在沙埕港、三沙湾、罗源湾、福清湾等处,研究结论可为未来福建省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行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4.
生态补偿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层次的生态补偿都急需探索。其中市级生态补偿因为具有"利益相关者明确、涉及范围小、行政管理方便"等优点,更容易优先推进。文章以济南市为研究案例,探索分析了市级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和资金框架结构,确定了各区县间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补偿分配比例,为其他城市乃至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补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
高速铁路选线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路基、桥涵、隧道等形式通过环境敏感点时,要从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避免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的水资源环境、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根据高速铁路周边的环境信息,在路基填土高度上结合地形、地质和水文自然特征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在高速铁路跨越生态保护区和湖泊等线路中,贯彻生态选线的原则,准确确定桥涵净空,在工程设计、施工上采用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6.
传统方法对青年群体绿色生态文化回归的影响分析中,存在青年群体分析影响片面,影响分析计算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青年群体对传统绿色生态文化回归的影响与思考。通过勒布朗斯回归数学影响方程确定影响因子,建立青年群体主观因子与客观因子之间的动态关联;采用大数据分析,构建大数据影响因子数据分析模型;依托绿色生态文化回归影响算法,从而完成青年群体对传统绿色生态文化回归的影响分析。该影响分析方法比传统方法平均准确度提升3.55倍,且能够实现青年群体对传统绿色生态文化回归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37.
针对高校绿色教育环境下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探讨问题,给出了高校绿色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高校绿色教育的概念,高校绿色教育的特点,包括高校绿色教育的生命性、高校绿色教育的生活性、高校绿色教育的人文性和高校绿色教育的内容与实践,探讨了高校绿色教育环境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包括高校绿色教育环境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高校绿色教育环境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对高校绿色教育环境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互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8.
精准测算并分析耕地保护生态价值、空间外溢及其时空演变,对完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耕地生态保护全价值视角和粮食安全视角测算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价值量、空间外溢量及其时空变化量,针对性设计差别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与市场合作、纵向与横向结合、财权与事权匹配的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价值量及外溢量分别增长了7028.13亿元和4862.58亿元,其中外溢量占价值量的比重上升到67.42%。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价值分布不均衡,空间重心有向上游地区转移趋势。经测算,长江经济带20年来耕地保护生态补偿额度增长了17.61倍,补偿标准由362.02元/hm2增长为4629.59元/hm2,各省份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标准为1789.04~118474.84元/hm2,差异悬殊。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价值量、外溢量、补偿量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空间差异和尺度依赖特征。研究结论: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标准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耕地保护生态价值外溢、区域差异、尺度依赖、事权匹配等内外部因素,提高补偿精度和针对性。可从生态功能认知、补偿区域划分、补偿标准设计、补偿方式组合、补偿资金管理、补偿政策保障等方面系统构建政府与市场合作、纵向与横向结合、财权与事权匹配的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耕地保护激励机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39.
简述了陇南市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强化环境资源保护是促进经济和环境资源和谐发展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40.
1 汞样的保护汞及其化合物之所以难以测定,不仅因为汞在环境中的存在量甚微,而且由于本身的性质不稳定,易受共存的组分和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离子价态,容器的吸附和环境气温等种种影响.因此,对于汞样的保存,试剂提纯,样品予处理和测定方法一直是测定汞的较大的难题.本文想针对这些难题作进一步讨论,以期有助于汞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