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5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面貌和物质生活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本地经济的发展上,忽视了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加上农村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型生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加剧了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理成为目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2.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白山市农村整体发展的不平衡,消防安全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善。主要表现为:农村消防工作投入不  相似文献   
133.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村和农业十二五规划正紧锣密鼓地编制和报批,提高规划环评的执行率,正是发挥环境决策作用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机会,包括环保部在内的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责任和权力,通过规划环评为农村环境保护决策出好力、把好关。  相似文献   
134.
30年来中国农业经济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我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变革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家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历史,认为从农地制度变迁开始,最终建立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奠定了农业持续30年的发展基础.21世纪以来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的惠农政策进一步突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旨,从农村财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变革成果带来的政策效应逐渐深化,产生了农产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改善,农民负担减轻、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形势,认为我国"三农"政策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将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35.
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编写,依据分层控制、去繁从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镇为基础组织单元,以村庄迁并整合、土地集约利用、建筑空间布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内容为工作重点,包括总则、村庄分级与用地标准、镇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主要规划成果等五部分内容。试点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针对规划镇村所处济南市南部山区资源丰富、生态敏感的特点和复杂性,突出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突出上下位规划的密切衔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对当地政府和村民意愿的尊重,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  相似文献   
136.
农村环境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农民生活质量。重庆市被列为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后,以青山、绿水、清洁家园、生态田园作为整治目标,目前,重庆农村已是满目青山、蜿蜒绿水,一个生态宜居、具备西部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我们面前。2010年,重庆市被环保部、财政部列为全国首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市)之一,获得中央财政三年6.5亿元专项资金的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  相似文献   
137.
高校校办企业立足高校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同时,高校校办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与主导作用;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8.
桂平市西山镇前进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是自治区重点扶贫村,也是自治区、贵港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联系点,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种植西山茶和各种水果,并建设了龙虎山庄。  相似文献   
139.
廖星臣  孙君 《绿叶》2013,(7):67-73
郝堂茶人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农村模式,它按照"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乡村建设理论,还原乡村"本质而简单的生活状态"。通过修复乡村生态环境、还原乡土艺术、建设茶文化和以农民为主、尊重村两委等方式,把郝堂村塑造成一个历史与现代、农耕与工业、艺术与世俗和物质与精神的对接、融合的新型乡村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0.
李建军 《绿叶》2013,(6):50-55
随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的迈进,农村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之路。如何顺利地完成这一社会变革,则是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世纪挑战。为此,必须走集约化、城镇路,通过制度的改进,实现农村对知识、技术、资本和创新精神的引入和聚合,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