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安全科学   1850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2648篇
综合类   4756篇
基础理论   361篇
污染及防治   134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105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797篇
  2008年   881篇
  2007年   748篇
  2006年   578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庞大、  相似文献   
253.
简这了炼油厂更新高压输水泵,调整输水工艺、降低输水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4.
沈彧  顾孟迪 《环境保护》2007,(5A):70-73
绿色证书(GREEN CERTIFICATE)是政府为了促进发展清洁电力而颁发给生产清洁电力企业的证书,该证书还可以进入市场交易。这样的制度安排和操作可以在不增加政府负担的条件下,给生产清洁能源的厂商必要的经济补偿,从而有效地推动清洁能源的生产与发展。分析欧洲国家绿色证书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55.
中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中国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价值判断、环保执法、公众参与等问题,并没有达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效果.本文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56.
唐彬 《环境》2007,(4):32-34
中国水资源的严峻性和中国水务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互为表里,几乎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千头万绪的的问题最终归结为:水资源如何保护?水产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257.
发挥政府职能,转变用水观念,拓展筹资方式,开发回用水市场,降低成本等是企业解决污水回用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措施.文章对泰皇岛港务集团公司污水回用工作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分析,该实例表明企业完全可以开展污水回用工作,工程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明显,实际运行经验可供其他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258.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59.
在25年改革期间,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中国大部分的生产和分销都实现了市场化,市场机制的效率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起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0.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优化人地关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面向21世纪,区域神经经济持 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