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8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1140篇
安全科学   5538篇
废物处理   1086篇
环保管理   2574篇
综合类   9297篇
基础理论   725篇
污染及防治   1352篇
评价与监测   480篇
社会与环境   269篇
灾害及防治   284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438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655篇
  2014年   1804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241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968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1056篇
  2004年   1041篇
  2003年   963篇
  2002年   771篇
  2001年   581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31.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理论和电磁场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极旋转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和臭氧的合成机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二次放电重叠对臭氧合成的影响,建立了旋转放电与二次放电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电极旋转条件下的臭氧合成效率与二次放电重叠概率以及电极旋转速度间的理论关系.这一理论结果表明:二次放电重叠使得臭氧合成效率降低,而电极以适当地速度旋转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放电的重叠,从而提高臭氧的合成效率.理论值和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32.
根据徐州矿务集团公司多年来矿井水净化利用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几种可行的利用途径,为扩大矿井水资源化作参考。  相似文献   
233.
许毅  张航 《广州环境科学》2004,19(3):17-20,27
采用两段SBR法对味精废水中的COD和NH3-N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段SBR对CODCT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3%和95%左右,并保持了稳定的亚硝化型硝化,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两段SBR法结合了AB工艺和SBR工艺的优点,并采用新型生物脱氮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34.
介绍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35.
连州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技术性能、经济性能两方面对连州电厂的广东省首套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6.
在烟气测试中,采样方法的不同,影响着尘粒排放浓度的计算结果。本文针对分点采样和移动采样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7.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章列举了几个成功的实例,探讨了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8.
论述了现今国内外烟气脱硫的现状及烟气脱硫工艺的分类,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烟气脱硫工艺的机理及特点,且对不同的脱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对需要进行脱硫的装置现状了科学地分析,并最终提出选择合理的脱硫工艺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9.
本文着重介绍按建筑容积率和供热指标估算热负荷和锅炉容量。按燃料成分、经济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情况选择锅炉容量,估算污染物产生量,分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指出应按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选择清洁或比较的能源。  相似文献   
240.
该文以晋陕蒙接壤地区北部为试验区,采用70年代MSS图象、80年代和90年代TM图象,结合GPS的野外空间定位技术,在ARC/INFO系统支持下,开展了沙质荒漠化动态监测。结果表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沙质荒漠化呈发展状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呈明显的逆转状态,但二十余年来,该区的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3S技术沙质荒漠化动态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