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474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1288篇
基础理论   311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164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91.
西湖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定了西湖沉积物(20m钻探样品)不同层次中Fe、Al、Ca、Mg、Ti、Mn、Cu、Zn、Cd、Ni、Hg、Cr、As、Co、V等15种元素的含量,并根据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西湖沉积物的形成发展及重金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92.
内蒙阿拉善地区植物与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阿拉善地区植物、土壤的元素背景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53种植物的9种元素(Zn、Cu、Ni、Pb、Cd、Co、Cr、V、Mn)背景含量有很大差异.不同生活型植物背景值也各异,总的规律为:Mn>Zn>V>Cu>Ni>Cr>Pb>Co>Cd;同种植物的元素含量在不同群落中有明显差别,但都在同一个数量级.土壤9种元素的背景含量均以Mn含量最高,其次为Zn和V,Cd的含量最低;不同上类各剖面各种元素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底层或表层的元素含量高于中间各层.土壤元素背景值都高于植物背景值,前者一般为后者的2~20倍.植物对元素的吸收系数以Cd最大,Cr最小.土壤元素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因土类不同而异:沙土的有机质含量最低,只有Zn含量与有机质相关性显著;而盐土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有Co、Cd、Mn、Ni、Cr、Zn6种元素含量与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93.
选取云南、四川省3个不同生境作为样地,研究紫茎泽兰入侵对不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造成样地a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3.9%、44.2%和32.2%;样地b仅土壤速效磷显著下降31.0%;样地c土壤各营养元素未见显著变化.在不同时间,样地a处理组各营养元素含量基本低于对照组,以2005年7月至10月的差异最显著.这说明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生境不同而异,且与紫茎泽兰的生长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894.
工业车间粉尘易诱发工人多种职业病.以锻铸车间产生的金属粉尘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X射线能谱仪(EDS)分别对车间内焊接区和切割区金属粉尘的形貌、粒度特征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车间内不同工艺区域产生粉尘的表面形态、粒度特征、成分组成都存在较大差异.与切割区粉尘相比,焊接区粉尘比表面积大,因而表面形貌更为粗糙且更易吸附有害物质;焊接粉尘粒径范围在0.4~2.3 μm,切割粉尘粒径更细,在0.4 μm以下;焊接区粉尘所含元素种类多于切割区粉尘,且含有致癌风险的金属元素.研究结果可为锻铸车间不同作业场所工人的个人防护及通风除尘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95.
污染河道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布既反映了不同的来源,又显示了污染水平。选择太湖周边具有不同污染源特征的漕桥河、梁溪河和大浦河,针对水体、悬浮物、沉积物3种不同介质,研究其化学元素含量及变化。微量元素特征及变化分析表明,3条河流整体上磷的含量较高,金属元素在城镇和工业区河段较高。元素主成分分析显示,接纳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径流的河流,主成分组成差别明显。元素特征对比值结果表明,不同介质中元素对的变化并不一致,不同河道大体反映了工业废水、农田径流和生活污水的特点;分配系数〖WTBX〗KD〖WTBZ〗值的大小顺序为Fe>Al>Zn>Cr>Ni>K,多数元素的〖WTBX〗KD〖WTBZ〗值都是漕桥河最高,梁溪河最低,Zn的〖WTBX〗KD〖WTBZ〗值则是大浦河最高,漕桥河最低,反映了不同污染源的特征差别。指示元素的研究对于污染河道的治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96.
淡水绿藻的光合碳酸氢盐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藻类对碳酸氢盐的利用,采用pH漂移实验技术,辅以氧测定技术和抑制剂的抑制实验,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光合无机碳摄取速率(PCU)和净光合速率(NPS).结果表明,PCU对pH的曲线上存在明显的转折点(简写为pHTP),在pH超过PHTP后存在第2个PCU峰,求此峰的平均值并以PCUsc表示,可以作为表征藻类碳酸氢盐利用的参数.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PCUBC值分别为269.41和175.98μmol·g-1·h-1它们的平均NPS(pH为4.8~11.0)分别为477.5和495.9ttmol·g-1·h-1.随着碳酸酐酶抑制剂AZ(acetazolamide)浓度的增加,PCUBC减小;当AZ达到1.2mmol·L-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PCUBC减小到0.随AZ浓度增加,蛋白核小球藻PCUBC减小的速度比斜生栅藻的快.AZ和阴离子交换抑制剂DIDS(4,4'-diisothiocyanatoetilbene-2,2'-disuffonic acid)对蛋白核小球藻的PCU和NPS的抑制作用大于斜生删藻.AZ和DIDS对2株藻的PCU的抑制均大于对它们NPS的抑制.2株藻具有高的PCUBC值,都是强碳酸氢盐利用者.  相似文献   
897.
秋浇对内蒙古农业灌区磷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农业灌区一年中水量最大的一次灌溉(秋浇)期间,灌、排水干渠和农田土壤中总磷(TP)、无机磷(IP)以及有机磷(OP)进行分析监测,考察了秋浇对灌区磷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秋浇使灌区土壤水分得到极大地补充,促进了土壤磷元素的溶解.由于灌溉引水中携带了大量泥沙,附着了较高含量的颗粒态磷(PP),并沉积在农田土壤中,使灌区土壤总磷含量略有升高,排水中总磷浓度降低.原有土壤中有机磷在碱性环境中与土壤中钙离子形成难溶性盐类,促进反应平衡向有机磷增加的方向进行,使灌区有机磷含量大幅增加.同时,在周期较长的淹灌期间,土壤潮湿的厌氧环境增强,促进了厌氧微生物对溶解态磷的吸收利用,将其转变成有机态磷,因而在灌区土壤和排水中有机磷含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98.
研究了北京某高校环境实验室内外空气中PM10的形貌特征与元素组成.结果表明,PM10的FESEM图像中燃煤飞灰的粒子数目最多,且PM10中绝大多数颗粒均小于2.5μm,为大气细粒子.燃煤飞灰的平均粒径最小,烟尘聚集体的平均粒径稍大于矿物颗粒,而且烟尘聚集体和燃煤飞灰算术平均直径均呈现室A外≥室A内>室B内的规律.而矿物颗粒算术平均直径却呈现室A外>室B内>室A内的规律.从室A外到室A内,PM10中烟尘聚集体和燃煤飞灰的数目比例均下降,而矿物颗粒的数目比例却增加了近1倍;从室A外到室B内,PM10中烟尘聚集体数目比例下降了很多,而燃煤飞灰和矿物颗粒的数目比例均增加了.化学组成的聚类分析和三元图分析结果表明,室A外的矿物颗粒主要为钙长石,室A内的矿物颗粒主要为伊/蒙混层矿物、硅酸钙,室B内的矿物颗粒主要为长石类矿物和少量的白云石和石膏,其中的石膏可能是大气中均相与非均相反应的产物.基于FESEM形貌和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证明,燃煤飞灰不具有分形特征,而烟尘聚集体和矿物颗粒具有分形特征.矿物颗粒的D1均小于烟尘聚集体D1,其边界的不规则程度低,而矿物颗粒的D2均远大于烟尘聚集体D2,其具有更为密实的结构.  相似文献   
899.
为了给华中地区大气污染防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于2018年1月13~24日的一次重度污染期间,利用颗粒物中流量采样器采集黄冈市大气PM_(2.5)样品48个,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样品中Li、 Be、 V、 Se、 Sr、 Mo、 Ag、 Ba、 Tl、 Th、 Bi和U这12种元素进行分析,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此次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式中的聚类分析法、潜在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分析法(CWT)分析了黄冈市此次PM_(2.5)外来输送通道及潜在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内因是静稳高湿气象条件的出现,外因是污染的输入,总共有5种污染源,分别为燃料燃烧源(10.59%)、地壳源(24.22%)、工业源(3.16%)、燃煤源(47.57%)和交通源(14.45%).主要的气流轨迹类型有两种,短距离传输占比62.50%,长距离传输占37.50%.本次污染贡献较大的区域有湖北的中东部、湖南的东北部、安徽的西南部以及河南的南部等地,华中地区存在南北方向的传输通道.除了本地污染之外,区域传输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秋冬季重污染应急响应期间,各地都需要控制好减排措施,联防联控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0.
PM_(2.5)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成分复杂,为研究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6年3月采集南京北郊地区大气中的PM_(2.5),利用Dinoex ICS-3000和ICS-2000型离子色谱和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分别测定了PM_(2.5)中的阴阳离子和碳质组分,利用元素分析仪-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大气PM_(2.5)中的总碳同位素(δ~(13)CTC)组成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3月期间南京北郊地区PM_(2.5)污染严重,平均浓度达(106.16±48.70)μg·m~(-3),且88%观测天中存在明显的二次有机污染,SOC平均浓度为(3.58±2.78)μg·m~(-3),且在晴天条件下高浓度的二次有机碳(SOC)与紫外线作用下的O_3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大气PM_(2.5)中δ~(13)CTC值范围是-26.56‰~-23.75‰,平均值为(-25.47‰±0.63‰),结合化学组分的三相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大气PM_(2.5)主要来源于燃煤过程、机动车排放,此外还受地质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