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5篇
安全科学   4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北京地区冬季典型PM2.5重污染案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对2013年1月10—14日发生的持续性PM2.5重污染过程从污染过程演变、气象条件影响、与气态污染物关系、区域污染背景、PM2.5浓度空间分布演变及其与地面风场的关系、PM2.5组分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较为完整地还原了该次重污染案例的形成原因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该次重污染过程是稳定气象条件下导致的局地污染物积累,再叠加华北区域性污染的影响共同造成,其中10、12日北京地区PM2.5浓度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周边污染传输的显著影响;逆温不但造成污染物难以扩散,且不同的逆温类型对PM2.5浓度水平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逆温的破坏导致近地面高浓度污染物向上扩散,造成百花山出现峰值高污染浓度现象;NO2与PM2.5浓度水平的高相关性反映交通污染二次转化对PM2.5浓度水平的影响,在较高湿度条件下,SO2浓度水平对湿度敏感且表现为负相关性;该次污染过程中OM、SO2-4、NO-3、NH+4等组分在PM2.5质量浓度中的占比超过70%,说明燃煤、机动车等仍是北京地区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同时SO2-4占比最高也说明区域污染传输对该次重污染的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52.
经过长距离传送的管网自来水,其悬浮颗粒较为复杂。由于散射浊度测定的颗粒粒径非常微小,应是1nm至100nm的胶体溶液(丁达尔效应规范的颗粒物)。然而,管网水质的大悬浮颗粒点有较多比例,显然采用散射浊度测定方式是不合适的,而应以透射光检测为主。本试验采用长光程(500mm)和激光光度传感器进行颗粒浓度(FTU)透射光的灵敏检测。最小可分辨0.01FTU。并研究采用GPRS无线传感网络,完成监测数据的昼夜遥传,实现预警监控城乡区域管网水质的突发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53.
对北京市地面监测站点的CO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其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2014年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市CO平均浓度分别为1.06、0.87、1.34、2.17 mg/m3。CO浓度均呈双峰型变化,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7:00-09:00,主要由交通早高峰的排放引起;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3:00左右,主要受交通晚高峰排放和夜间边界层高度降低的挤压效应的共同影响。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年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秋、冬季较为明显,体现了工业布局和区域传输对CO的影响。从全年来看,湿度对CO浓度的影响最大。对2014年冬季北京市的一次高CO浓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共同造成的,气象要素中地面气压对CO浓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4.
设计了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FDR)且具有充电功能的无线便携式传感器,能够实现自动采集、无线传输、便携充电等功能。该采集单元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MC9S082AW60进行数据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进行实时传输,实现了FDR传感器的高精度、实时性强、携带方便等优点。该传感器使用简单,携带方便,适合操作人员在现场随时进行采集。  相似文献   
55.
殷俊  廖晨歌 《中国安防》2013,(Z1):52-54
安防监控行业正在快速步入高清时代,亦产生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传输技术,包括IP、HD-SDI、960H等,各种技术由于自身的优缺点而适用于不同的市场需求。最近发布的HDCVI标准则在结合现有传输z技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亮色分离、自动信号补偿、双向数据通信、多信号共缆等专利技术,实现了百万像素级的模拟视频信号传输,具有低成本、长距离、无延时、高效率、抗干扰且易实施等特性,为视频传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56.
应用460MHz无线中继通信和漏缆传输技术,构筑井下信息高速公路,做到一缆多用、数话同传,满足井下安全六大系统信息传输.此技术在无线通信上既能满足正常时矿井调度指挥通信,又能在井下灾变时对井下所有班组进行紧急呼叫,赢得宝贵的安全撤离时间,有效地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7.
基于公用电话网,利用单片机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设计了智能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系统在有警情发生时启动报警信号,并按预设的电话号码实现远程的自动拨号报警.实践证明,本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8.
赵起 《中国安防》2013,(Z1):114-117
本文阐述了智能云接警管理平台在联网报警体系中的基本原理,展示了其良好的性能与跨时代的进步。与普通联网报警系统相比,智能云接警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更高端、监测更智能、更准确可靠的警情处理体系,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安防行业应用的深入,科技水平的发展,监控系统从简单的第一代模拟监控产品,过渡到了第二代数字化监控产品,进而演变出了第三代网络化监控产品。摄像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成为我国安防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记者带着以下的问题采访了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摄像机球机产品总监李小村先生。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