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330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539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日本大阪市污水处理设施吴三江SEWAGETREATMENTFACILITIESINOSAKA,JAPANThehistoryanddevelopmentofsewagetreatmentinOsaka,animportantindustrialcit...  相似文献   
432.
“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让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其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日本正在通过大力开发各种高新技术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33.
赵文军 《陕西环境》2001,8(4):43-44
通过比较日本与我省在环境放射能监测、分析与研究工作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省未来环境放射能监测工作的发展方向及一些具体建。  相似文献   
434.
435.
436.
437.
日本的超临界技术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利用开发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对固体废物的再生利用往往通过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效率低致成本高和难以实用化。日本利用先进的超临界技术后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不断扩大了其用途。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古训,兹据报刊上的零星报道综合介绍点它的发展现状,以便供有关参考。 1、日本超临界技术的开发应用概况 1.1、将水加热加压到374℃和22MPa以上,便形成超临界状态,即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中间状态性质,一方面具有液体的高密度,另方面水分子又具有接近气体的巨大能量。利用这种特性,既可将难溶的有机物溶化,又可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  相似文献   
438.
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中国机械安全检查访问团应日中技能者交流协会的邀请,于2002年10月26日~11月8日,以考察日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和机械安全检查为主题,参观和访问了日本厚生劳动省国际协力部,安全卫生课,日本劳动研究机构,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产  相似文献   
439.
日本建筑的抗震结构与免震、制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建筑的质量和结构问题,在此次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中成为我们大家关注的焦点.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也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他们对于建筑在免震和制震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借鉴.建筑,不但要有普通的抗震结构,而且应该更高地追求免震和制震.建筑结构只有巧妙地顺应自然、适应自然,我们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40.
循环经济的出发点——以日本水循环经济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生态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统一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正在全面进入新一轮的转轨时期,即由经济增长追求型向可持续发展性经济迈进,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建设成为一个时代主题。日本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先进国家,而其循环经济建设由水环境保护开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基于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从“经济优先”走向“环境优先”,进而成为日本循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对中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