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9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成像雷达遥感地质灾害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特征做了简要介绍。结合SAR技术的发展阶段,简述了成像雷达遥感地质研究的技术理论,总结了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对新兴起的新型成像雷达技术(极化雷达、干涉雷达)及其发展趋势也做了简单描述,重点突出了新型成像雷达技术在地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新型成像雷达技术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当前研究的改进措施,展望了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有着非常广阔前途的高科技技术,由于红外热成像不受气候和光照的影响。克服了常规摄像的缺点和不足,近几年有了大量的应用,也将会引起许多行业变革性的改变。社会动态治安综合防范系统中视频数据的采集将对红外热成像的应用起到怎样的效果,值得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3.
摘要:为研制适用于煤矿瓦斯抽采钻孔、满足施工强度要求的小尺寸随钻超声成像仪器,对随钻超声成像仪器的关键受力部位——超声探头安装孔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煤矿瓦斯抽采钻孔的一般规格,建立超声探头安装孔的三维模型,确定关键参数类型及其取值范围,采用极差分析法找到对受力部件强度影响较大的参数,基于响应面法开展有限元数值模拟,运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得到超声探头安装孔关键参数与仪器受力部件性能指标的关系,优化受力部件关键参数的数值。结果表明:优化前最大的等效应力为138.6 MPa,优化后受力部件最大等效应力较优化前降低9.05%。结论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煤矿抽采钻孔随钻测井仪器的研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单位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国外公司对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朱引  邱勇  李冰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7):2218-2223
应用活细胞三维成像技术,实时和原位观测了活性污泥菌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转移动态特征.微流控芯片是一种细菌生长的良好载体,活细胞成像系统低光毒性不损伤细菌活性,两者结合能有效实现基因转移的长时间原位观测,能够区分抗性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结果表明:垂直转移是污泥菌群中抗性基因的主要转移方式,菌群纵向转移速率与其厚度有关,菌群内部转移率较高,基因转移速率为0.24~0.29 h~(-1).  相似文献   
46.
液化天然气(LNG)洁净高效的特点使得其在当代能源体系中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由于其低温、易燃和易爆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在对沿海LNG接收站主要工艺流程和系统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对LNG接收站场设施在线检验的可行性和所需技术进行了讨论。首次提出了针对LNG接收站场设施的检测范围、检测方法和检测流程,重点介绍了脉冲涡流检测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为未来进一步系统实施LNG接收站场完整性管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7.
毫米波近场成像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探测人体隐蔽物体的毫米波焦面阵成像系统及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简述了利用合成孔径原理提高系统分辨率的毫米波全息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毫米波焦面阵成像系统的天线近场聚焦特性、空间分辨率计算、系统采样间隔选择、物体辐射特性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在探测人体隐蔽物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激光雷达相干成像原理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激光雷达相干成像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根据激光相干成像一般原理,针对2种最新激光雷达即距离高分辨多普勒和合成孔径相干成像技术,给出其系统技术框架和成像效果。分析了激光雷达相干成像特点及系统设计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难点,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注意问题,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空间、空中和地基平台激光雷达相干成像试验研究和理论仿真奠定预先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9.
杭州市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太阳分光光度计(CE-318)对杭州市地面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观测,并对卫星反演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气溶胶产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ODIS气溶胶产品在杭州地区的精度较高,3个站点全部数据回归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分...  相似文献   
50.
水分监测是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考虑到现有监测方法不容易得到垃圾内部的水分分布情况,本文将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用于监测生活垃圾在厌氧填埋初期的水分分布和运移过程研究.通过建立室内厌氧填埋模拟柱,应用取样分析、时域反射传感器(TDR)、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等方法对生活垃圾在厌氧填埋条件下初期两个月的降解和水分变化过程进行了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生活垃圾处于好氧降解过渡至厌氧降解的阶段.随着垃圾的降解,含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第30d之后,柱体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分运移现象.在柱体下部单元层中,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得到的垃圾电阻率值与时域反射传感器(TDR)测得的体积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根据电阻率与体积含水量的拟合公式,得到了柱体下部单元的含水量分布和储存水量的变化过程.储存水量的变化过程与质量含水量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的可决系数达到0.9488.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厌氧填埋初期,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可以用于监测垃圾堆体内的含水量分布和水分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