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1230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277篇
综合类   1238篇
基础理论   222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管道的湿气输送过程是典型的低持液率气液两相流工况。从湿气输送过程积液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了流体性质、输送条件、管道结构3类参数对积液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倾角、管径、气液比是积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回顾了理论模型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精确性,阐述了各稳态和瞬态模拟软件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介绍了超声波等无损检测技术在流型识别和积液高度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而分析了3种方法各自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多起伏大倾角粗管径室内实验工况、高精度可视化多相流模拟器以及高精度易操作非介入式检测技术开展,为集输管线的积液消除和管线长周期安全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82.
基于唐山市机动车定期环保检测数据获取不同类型车辆的本地年均行驶里程,建立城区内典型车辆的"里程-注册年"特征曲线.采用车载排放测试法获取唐山市典型国Ⅵ阶段轻重型汽车实际道路排放因子.利用COPERT模型进行机动车排放因子本地化修正,建立涵盖不同排放阶段和燃料动力类型的唐山市机动车排放清单,结合唐山市路网信息,建立基于ArcGIS的3km×3km高时空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并分析了国三及以下中重型柴油车(简称高排放车)不同淘汰与DPF排放治理比例情景下机动车减排与投入成本效益.研究表明,2020年机动车CO,HC,NOx,PM2.5,PM10年排放量分别为92403.51,10034.53,70568.35,2036.51,2160.65t,其中:NOx,PM2.5和PM10排放主要来源于柴油车,分担率分别为92%,89%和89%;CO和HC排放主要来自汽油车,分担率分别为71%和73%.唐山市实施二环内国Ⅳ及以下柴油货车限行区政策后,二环内CO和HC年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22.41%和21.68%;而NOx,PM10和PM2.5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降低,年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78.60%,84.85%和84.79%.在高排放车淘汰与治理情景下,随着高排放车淘汰比例的增长,投入成本和NOx年均减排量呈线性上升趋势,且NOx减排效果更加显著,而PM减排辆略呈下降趋势.高排放车淘汰率每增长10%,NOx年均减排量增加892.41t,PM年均减排量减少7.56t,年投入成本增加1.13亿元.  相似文献   
983.
向琴  龙威  冯朗  李萌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5):2275-2282
采用基于自供电的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间断液柱检测水样内微塑料颗粒尺寸和丰度的实时快速检测方法和装置,并通过实验测试完成了对微塑料的尺寸形貌表征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实时高效检测.研究发现,去离子水中加入微塑料颗粒时,溶液中zeta电位降低,改变了管壁表面的极化电场方向;随着水溶液中微塑料颗粒直径或丰度的增加,开路电压呈现减小趋势,50μm时减小了43.1%,0.250%浓度时减小了79.6%;微塑料颗粒对自来水的开路电压影响显著,以10μm微塑料颗粒为例,开路电压减小了20%,证明了TENG技术对海洋微塑料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4.
复杂填埋环境下,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膜)漏洞处电阻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机制不明,制约了电法精准量化渗漏量在填埋领域的应用.基于防渗层渗漏电法检测原理,采用模拟渗漏装置和填埋场等效电路模型探析激励电压(20~200 V)、漏洞半径(1.0~12.5 mm)和渗滤液电阻率(0.68~2.60Ω·m)等关键因素对测量总电阻和漏洞电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漏洞半径对于测量总电阻的影响呈幂函数趋势,在漏洞半径小于4 mm、激励电压在20~40 V区间时,测量总电阻稳定性较差,而漏洞半径大于4 mm、激励电压大于40 V时,测量总电阻稳定性较好;漏洞电阻随渗滤液电阻率变化明显且与渗滤液电阻率呈线性关系,表明渗滤液电阻率是影响漏洞电阻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测量总电阻、渗滤液电阻率与漏洞半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受实际场地条件差异的影响,不同填埋场地关系模型存在差异,可通过现场试验构建以测量总电阻和渗滤液电阻率为变量的漏洞半径表征关系模型,扩大基于电法的渗漏量化精准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5.
复杂填埋环境下,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膜)漏洞处电阻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机制不明,制约了电法精准量化渗漏量在填埋领域的应用.基于防渗层渗漏电法检测原理,采用模拟渗漏装置和填埋场等效电路模型探析激励电压(20~200 V)、漏洞半径(1.0~12.5 mm)和渗滤液电阻率(0.68~2.60Ω·m)等关键因素对测量总电阻和漏洞电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漏洞半径对于测量总电阻的影响呈幂函数趋势,在漏洞半径小于4 mm、激励电压在20~40 V区间时,测量总电阻稳定性较差,而漏洞半径大于4 mm、激励电压大于40 V时,测量总电阻稳定性较好;漏洞电阻随渗滤液电阻率变化明显且与渗滤液电阻率呈线性关系,表明渗滤液电阻率是影响漏洞电阻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测量总电阻、渗滤液电阻率与漏洞半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受实际场地条件差异的影响,不同填埋场地关系模型存在差异,可通过现场试验构建以测量总电阻和渗滤液电阻率为变量的漏洞半径表征关系模型,扩大基于电法的渗漏量化精准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频繁在污水中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开展基于污水流行病学的污水新型冠状病毒监测,可作为人群新冠肺炎监测的重要补充,获得的核酸浓度数据和序列突变分析结果,可为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预警、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评估感染规模、监测人群流行趋势、开展病毒溯源调查、制定防控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鉴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及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因素,归纳了常用的污水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概括了全球已开展的监测项目、进展及现存科学问题,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缺乏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布特征及感染性研究、预测预警模型开发与应用不足等. 为我国下一阶段新冠肺炎疫情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重大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提升我国应对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的预测预警、流行规模评估及精准施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987.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现代工业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工业行业在进行生产作业时,都会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给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此,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88.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所需,所以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的生活饮用水的处理过程中,地表水常常要通过一系列的消毒杀菌手段才能够被人们所引饮用,但是这些消毒杀菌过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挥发性有机物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的。因此,如何对生活饮用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分析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9.
水资源无论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生物监测作为水环境污染检测的方法之一,在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测评提供依据。本文对生物监测在水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0.
本文探讨了LDAR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数据准确性和检测过程合规性两方面。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采用归一化偏差En值对5家参加测量审核的实验室测量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实验室测量结果扩展的不确定度均符合要求。采用Z比分数对32家实验室比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8家测量结果均为满意,占总比对实验室数量的87.5%,2家测量结果为不满意,既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又存在较大随机误差,2家测量结果为有问题,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采用问题检查表的方法对实验室检测过程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发现8个相对集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