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3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4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24篇 |
废物处理 | 18篇 |
环保管理 | 61篇 |
综合类 | 1134篇 |
基础理论 | 270篇 |
污染及防治 | 133篇 |
评价与监测 | 37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153.
Submerged vegetation removal promotes shift of dominant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in a eutrophic l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storic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ce of submerged plants in Dianchi Lake in the 1960 s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algal density with dominance of non-toxic group J(Scenedesmus,Pediastrum,etc.). The removal of submerged plants,which began in the 1970 s,resulted in the expansion of bloom-forming Microcystis(group 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as inclined to grow and develop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e growth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was slower than that of co-cultivated M. aeruginosa in the absence of Ceratophyllum demersum,especially at higher temperatures. The existence of submerged plant C. demersum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harmful algae M. aeruginosa and this inhibitory effect by C. demersum was enhance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nstead,with C. demersum,the growth of S. obliquus was not inhibited,but the co-cultivated M. aeruginosa was eliminated in a short tim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plants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ominance of the non-toxic group J in the historical succession. Consequently,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ubmerged plant such as C. demersum might alter the dominant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from M to J and benefi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eutrophic lake. 相似文献
154.
稀酸预处理铜藻制备生物乙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暖温带海洋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的首选物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原料进行生物乙醇的制备,以稀硫酸水解后的还原糖收率为响应值,考察水解温度、液固比、水解时间和w(H2SO4)等参数对水解效率的影响. 为优化稀酸水解铜藻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稀酸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与酶水解及发酵相结合验证了铜藻稀酸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①稀酸水解铜藻的最优工艺参数. 水解温度为120 ℃,液固比为20∶1,水解时间为2.00 h,w(H2SO4)为4.50%. ②稀酸水解铜藻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解时间和w(H2SO4)的非线性作用显著. ③对经最佳稀酸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铜藻粉进行酶水解,其还原糖收率为44.05%,是未预处理下的8.14倍,并且后续进行发酵后,乙醇产率达7.80%,是未预处理下的2.00倍. 表明铜藻是一种潜在的生物乙醇原料,稀酸预处理方法对铜藻生物乙醇的制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5.
156.
有毒有害化学品信息卡的推广和应用,正在全国范围内从点到面,逐步深入开展。各级工会精心组织、发动群众、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同时采用多种宣传教育、培训形式,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统筹规划、认真落实的推广和应用活动中,使全员上下的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安全措施合理到位,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弘扬和普及企业安全文化、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成功举措,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城市安全隐患--重气泄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月15日晚,位于重庆市区的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十六日凌晨和下午又分别发生了两次爆炸,造成十余人死伤,附近约十五万市民被迫紧急疏散.这场事故再一次把重气泄漏这一城市重大安全隐患的警钟敲响.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面临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例如: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城市规模扩大,天原化工总厂所在地渐渐变成了城区,自2003年,这家企业已经发生过两次氯气泄漏事故,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14日.城市中存在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不仅重庆市有,仅2003年下半年以来,发生过化工厂失火、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大中城市,就有十几个.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时,必须要严加防范.既使这些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被清除,例如:大的化工厂搬出城市,也不能忽视对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和运输单位和其他危险场所(例如加油站)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0.
滇池水体除藻材料的除藻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昆明地区的粘土矿制作新型轻质除藻材料,试验研究该材料对滇池湖水中藻类的除藻及净化作用.实验室小试(20 L)结果表明,该除藻材料放入滇池水样实验70 d后,水质明显好转,藻类去除率可达95.8%,CODMn、TN及TP的去除率分别为34.4%、81.5%、28.2%.在滇池湖边300 m2水面围栏扩大试验结果显示,除藻材料放入试验区水体10 d后,水体中藻类含量明显减少,水体透光率从55%增加到80%,水质状况也有很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湖泊水体除藻及净化作用,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