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38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113篇
综合类   90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28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61.
限量曝气进水时间对硝化颗粒污泥的影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氧-好氧环境的交替循环对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逐渐增加限量曝气进水时间(从10 min至120 min)延长缺氧时段,考察柱形SBR中硝化颗粒污泥对不同缺氧-好氧环境交替循环的响应特性.整个研究过程中,硝化颗粒污泥保持着稳定的颗粒特征,粒径大于0.8 mm的颗粒污泥占总污泥量的质量分数始终在95%以上,颗粒平均沉降速率维持在125~130 m·h-1之间.尽管缺氧时段不断延长,但NH+4-N去除率和NO-2-N累积率分别稳定在(60±5)%、(85±5)%;此外,在每个周期的曝气反应时段,NH+4-N的去除速率以及NO-2-N和NO-3-N的累积速率分别保持在90mg·(L·h)-1、70 mg·(L·h)-1和15 mg·(L·h)-1左右.以上结果表明,限量进水时间的延长及其所造成的不同时间跨度的缺氧环境对硝化颗粒污泥没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2.
底泥磷释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在样泥中分别投加0、0.01和0.02 mol·L-1Ca(OH)2溶液,同时进行微臭氧曝气(0.6 g·min-1),研究了曝气加氢氧化钙复合技术抑制底泥磷释放的效果及对底泥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加0.02 mol·L-1Ca(OH)2组上覆水中总磷(TP)浓度的最终值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达到34%;从各形态磷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底泥中可溶性磷和铁磷含量分别降低了92%和60%,其最终转化为钙磷是该技术的关键.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研究发现,各试验组微生物相似性在65%~85%之间;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表明该技术不会影响底泥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63.
生化尾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生化性差,采用生物处理效果较差。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山东某工业园区COD浓度在100~150 mg/L的生化尾水出水,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使COD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要求。试验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方法,考察臭氧预处理对废水水质及后续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的强化作用,确定臭氧的最佳投加量,验证臭氧/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生化尾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50个完整周期的连续运行,臭氧预处理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滤池空床停留时间8 h,进水负荷为0.11 kg/(m3·d),臭氧/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出水COD稳定在50 mg/L以内,NH3-N浓度低于5 mg/L,出水基本无色,浊度低于10 NTU,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4.
研究了不同粒径的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考察了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及填料高度对COD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时,改变气水比对总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最佳气水比为2∶1,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和74%;气水比为2∶1时,改变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影响不明显,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时,COD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5%和80%;在气水比为2∶1,水力停留时间为1.6 h条件下运行,小粒径曝气生物滤池在填料高度为45 cm处可完成对氮的去除,而大粒径陶填料高度为60 cm完成对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365.
浸没式-MBR处理废水的曝气系统存在高能耗、设计参数难以通过理论计算等弊端。以浸没式-MBR处理化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方法确定膜曝气参数,并引入"分区分负荷曝气模式"优化曝气系统。结果表明:试验中选用的膜产品处理化工制药废水膜曝气的气水比设计值为60:1时,可以有效抑制固体物质粘附于膜表面引起的膜污染现象。采用"分区分负荷曝气模式"进行优化设计,曝气区域的80%采用微气泡曝气用于供应生物需氧量,曝气区域的20%采用大气泡曝气用于冲刷膜表面,较全负荷大气泡曝气模式节能58.6%。  相似文献   
366.
由于硫酸盐还原的影响,普通高温UASB反应器处理亚硫酸盐纸浆厂排出的高硫酸盐难降解废水过程中甲烷菌活性受到了严重抑制.考虑到空气对硫化氢的吹脱和对硫化物的氧化作用可能减轻硫化物对甲烷菌的抑制,本研究在厌氧反应器中引入限量曝气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和处理能力均得到大幅提高.在有机负荷提高到原来2倍的情况下,曝气后COD去除率仍有提高,从40%~50%提高到60%~70%.试验证明部分甲烷菌可以耐氧,而某些种类的水解酸化细菌则对不完全厌氧环境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367.
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赵昕  汪严明  叶正芳  倪晋仁 《环境科学》2006,27(6):1155-1161
采用一种特殊载体固定复合微生物B350M在曝气生物滤池反应系统中处理采油废水.废水中的盐度>0.5%,N、P营养缺乏,有机物浓度较低.在HRT为4h、COD容积负荷为1.07 kg/(m3·d)的条件下,小试反应装置稳定运行142d,处理效果良好,石油类、TOC、COD和H2S的平均降解效率分别达到90.5%、74.4%、85.6%和100%.GC-MS分析表明,进水中含有机物27种,其中烷烃类23种,芳烃类4种.此反应系统可以将大分子量烷烃类物质(C18H38至C28H58),尤其是其中的支链烷烃切碎形成小分子量物质,并有效地处理菲等多环芳烃.反应系统中,生态多样性丰富,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水、气环境,抵御盐度、有机污染物的毒害作用,并可以固定丝状菌,因而避免出现污泥膨胀,出水SS过高等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  相似文献   
368.
随着MBR的广泛应用,为控制膜污染导致高运行成本问题,优化新型平板膜MBR的曝气条件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使用CFD Fluent软件,结合多相流模型和湍流模型进行超薄平板膜MBR的高质量流态模拟,量化膜面剪切力,并从流场及膜污染角度分别对3种气水比(10∶1、15∶1和20∶1)工况下的MBR进行了优化分...  相似文献   
369.
介绍了福建省某沿海污水处理厂进水含有大量砂粒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有效的进水除砂方案并进行工程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0.
谢嘉  王向东 《四川环境》1996,15(2):36-41
目前采用的简化试差计算法不能求得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变化规律。本文道出的逐级试差计算法则能推算出曝气底物,活性污泥等的变化规律,对设计计算成或运行状况分析都更为和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