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23篇
综合类   822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公众参与可以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及环保性。结合规划环评的应用实例,归纳了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参与对象、参与形式等,指出目前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在应用中存在公众参与对象局限、规定和程序不明确、公民环保意识差等问题,建议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公众参与环评,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条文等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环评的规定和程序,提高信息公开度和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2.
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及方式分析问题,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特征,包括公开性、双向性和参与性,对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利害关系人、法律制度、公共政策、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信息化程度,探讨了公众参与有效性要素的措施,主要有公众人员的选择、公众赋予的权力、参与时间的选择、解决矛盾能力和公众参与形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公众参与不仅是环境影响评价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民主制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7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作为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公众自身生存环境,弥补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不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公众参与制度存在公众参与的范围较窄,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在立法中缺乏可操作性,缺乏环境公共利益受损的救济方式,非政府的组织的力量比较薄弱等缺陷。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概念开始分析,探讨了公众参与制度的问题以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4.
目前,环境质量恶化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在推进污染减排工作中倾向于末端治理、政府主导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从所占排放负荷、减排措施选取和完善法治建设角度,在污染减排工作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均有其必要性,意义重大,需要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力倡导与实施。  相似文献   
75.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巨大动力。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就如何改进公众参与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6.
本文初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环境治理的特征,系统分析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各社会主体基于互联网开展环境治理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我国政府环保部门如何推动互联网时代环境治理改革提出建议。此文为下篇。  相似文献   
77.
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旨在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学生特殊的成长心理特点和活动特点,从中发现其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9.
80.
吴真 《环境保护》2014,(9):37-39
以生产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环境责任制度将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仅仅局限于生产和消费阶段,而投资机构对其资金注入的产业造成的环境破坏后果则无需承担任何环境责任。将投资机构纳入环境责任主体的范畴,恰当地对投资机构设定环境责任,此为实现环境正义的必然,亦是从根本上预防污染产生的重要制度保障。投资机构环境责任法律制度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投资机构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也需要国家的监管、中介机构的辅助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