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6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3962篇
废物处理   336篇
环保管理   2777篇
综合类   5495篇
基础理论   308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181篇
社会与环境   564篇
灾害及防治   19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1377篇
  2013年   1030篇
  2012年   1290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788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967篇
  2007年   809篇
  2006年   729篇
  2005年   626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520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上海城市灾害分析与减灾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肖功建  韦晓 《灾害学》2001,16(2):70-75
随着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灾害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上海市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现状,分析了这些城市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潜在的致灾防患,并总结论述了上海市防灾减灾建设的措施和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952.
为探究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产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采用时间-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与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空特征上来看,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稳步提升趋势,东部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从全国维度的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城市建设用地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改进作用,有利于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从不同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分群回归结果来看,高集聚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间接效应中,建设用地集聚度的提高对周边城市的利用效率产生先带动后抑制的"倒U"形作用。低集聚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集聚的提高,其利用效率存在"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征。可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建设用地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此,中国城市发展应立足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集聚,针对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安全发展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促进了安全生产状况在总体上的稳定好转,但就全国而言。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安全人才队伍发展呈不平衡状态.人才总量不足、专业人才素质不强、科技人才缺乏、法律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是制约安全生产工作长效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4.
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流域生态环境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2019年新组建的七大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在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等方面的职能,探讨了当前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在广度与深度、能力和资源储备、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步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应重点加强的四个方向:一是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新体系;二是建立有效的跨部门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新机制;三是推动履职尽责全面稳步迈上新台阶;四是建设强有力的生态环境监管支撑保障体系,为国家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5.
围填海活动是人类向海洋索取活动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无序、无度地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围填海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和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不合理的围填海工程开展整治工作刻不容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推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海南省违法围填海项目后开展的首个整改项目——海口市葫芦岛项目重点整治工程为例,回顾分析其典型做法和经验,为全国类似围填海项目的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6.
我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进程、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当前新环保法实施对环保标准工作的形势要求,针对中国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建设完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的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957.
近年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项目规模增长迅速,实施任务日益繁重,项目绩效考核要求越来越高,但项目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在分析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转变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支撑手段、完善制度建设、培养管理人才等多种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实现重点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958.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1):F0002-F0002
正2013年12月23日至26日,江苏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在全国率先通过整体验收。环境保护部万本太总工、监测司胡克梅副司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李国刚副站长等一行验收组对江苏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江苏通过标准化建设,各级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明显提升,人员编制明显增加,业务领域明显拓展,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监测技术能力、技术人员比例、仪器设备配备水平、业务经费保障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技术培训形式等方面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59.
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软件项目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形势下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管理系统、企业污染源综合监控系统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展开,剖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进度易拖延、需求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影响软件质量、沟通困难导致系统失衡、运维模式亟须创新等问题。提出引入软件项目管理模式,以面向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对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与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其管理框架包括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5大领域,核心管理内容包括建立组织机构,梳理业务流程,引入需求工程管理方法,实施质量管理和全过程的沟通管理,创新运维模式,以及培养环境监测大数据人才等。  相似文献   
960.
浅议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建设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山东省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实际,从基础能力建设、设备运营维护、运行监督管理、自动数据认定使用等关键环节入手,就系统建设、管理、运行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从管理和技术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