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6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驾车上夜班途中,车倒人伤,驾车人没有“两证”,又无目击证人,能不能被定为工伤?上夜班路上自摔伤2005年5月30日晚,家住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镇白丹山村的  相似文献   
122.
2005年以来,河南省镇平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仲裁机构,以公开促公正,认真落实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公开审理制度,除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实行“五公开”,即开庭案由、时间、地点公开;仲裁规则公开;审理程序公开;举证、质证、认证的环节公开;裁决结果公开。此举确保了程序合法,效率提高,结果公正、公平,受到当事人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3.
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因劳动权利、劳动义务而产生的纠纷,这种劳动争议实质是民事争议。本文所要探讨的劳动争议既涉及民事争议,又涉及行政争议,是一类特殊的劳动争议案件。行政、民事交叉劳动争议案件是指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同时存在均需解决的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两个争议在内容上具有关联性,在处理结果上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这种关联案件与单纯的劳动争议或行政争议案件性质各异。对于如何及时、合理地解决交叉问题,鉴于法律与司法解释对此尚无规定,实践中问题较多,有必要从理论上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劳动科学》2006,(12):40-40
本案是一起劳动者在服务期内离职引发的违约赔偿争议。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对一些关键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本刊将这些问题列出,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参与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5.
126.
2001年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就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发布了司法解释 ,它的出台解决了各地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赔偿标准不够统一的问题。这部于2001年1月21日开始施行的司法解释 ,题为《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 ,主要规定了电力致人伤亡案件的赔偿范围。根据《解释》规定 ,因触电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如下11项 :1.医疗费。《解释》规定 ,医疗费是指医院对因触电造成伤害的当事人进行治疗所收取的费用。医疗费包括四项 :一是受害当事人进行治疗已经支出的各种正当医疗…  相似文献   
127.
贺震 《绿色视野》2015,(4):44-48
尽可能让更多的公众旁听庭审经过两级法院三次开庭审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6家企业的环境公益诉讼案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赔偿1.6亿余元数额的判决,常隆公司等6家企业从判决当天起30日内将赔偿款支付到泰州市环保公益金专用账户。这起环境公益诉讼案庭审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以“1.6亿元天价赔  相似文献   
128.
从一起典型的环保投诉案例说起,运用全过程分析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环境监理、试生产、“三同时”验收,以及日常环境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剖析该案件在环境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该投诉案件的处理建议,为今后环境管理部门在处理环保投诉案件和防止此类事情的进一步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9.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从立法原意来看,立法对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员工规定的条件是比较宽松的。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却因此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败诉风险。究其原因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30.
2010年10月25日,原告经人介绍进被告处上班,26日下午原告在作业时从高处摔下来伤势严重住院治疗,用去医药费5万多,且造成严重残疾。原告称其于2011年5月30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目前尚未立案,同年6月13日,原告就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向法院起诉。对于本案,法院是否应受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