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3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蓉 《沿海环境》2001,(5):16-16
王蓉博士: 我们是一家水泥厂,排污净化设施严重老化不能进行正常工作。去年10月13日环保局经监测,发现我厂排放的废气严重超标。于是于10月23日向我厂发出《限期达标排放的通知》,要求完善环保设施,达标排放。但由于我厂效益不好,不能及时拿出资金进行环保设施改造。环保局于11月10日,又对我厂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1.交纳所欠排污费21,890元,并收取滞纳金360元,处以罚款3000元;2.停业;3.赔偿附近果农经济损失10万元。请问环保局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 XXXX水泥厂 胡宾胡宾同志: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02.
地方改革实施方案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适用范围作出宽窄不一的规定,实质上是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范围趋同,因此产生如下问题:跨区域损害事实管辖冲突;增加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衔接难度,尤其在赔偿磋商前置要求下,隔绝以刑事附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替代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能;扩张正当性基础欠缺。摒弃致力于科学划分"自然资源""环境公益"和"生态环境"三者界域的传统方法,通过赋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转委托的法定权利,遇有界限不明情形可直接授权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化解彼此间应用隔阂。  相似文献   
103.
高莉 《环境导报》2003,(4):30-31
案情介绍 近日,甲市以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塑料的某化工厂,因违章操作致使苯乙烯大量泄漏,并外泄流入该厂附近的河道,废水顺河道流向下游的乙市,致乙市某些农户的农作物和鱼塘的鱼死亡。 事故发生后,引起当地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事故进行了行政处理,该厂也已停业整顿,但刘某等32名受害人认为该厂已严重侵害了他们的财  相似文献   
104.
简要介绍了环境权理论及其法律实践,指出应当同时从实体意义和程序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环境权;明确和界定了“救济”的含义,并进一步指出环境权救济法律制度包括 环境民事救济法和环境行政救济法两大部分。而前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民事排除和环境侵权损害的民事赔偿法;后者又可分为环境侵害的行政排除法、环境侵权损害的行政补偿法、环境民事纠纷行政处理法、环境行政权损害的国家赔偿法等。  相似文献   
105.
欧恒  张琪 《环境保护》2020,48(16):30-34
环境侵害案件往往呈现出环境公私益相互交织的特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之间存在着分离救济、利益保障以及审理顺位的问题,无法对环境公私益进行整体有效维护。因此,需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一是探索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融合审理模式,二是扩张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范围,三是明确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的审理顺位选择。为了协调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间的关系,平衡环境公益和环境私益,笔者提出了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融合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最大限度兼顾环境公益和私益。  相似文献   
106.
107.
贺震 《绿色视野》2016,(4):10-26
从一审、二审到再审,官司从地方中院打到地方高院乃至最高人民法院,泰州"12·19"环境公益诉讼案走完了所有的法律审判程序。然而,这起被媒体和专家贴上"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标签的案件真的尘埃落定了吗?此案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劳动科学》2009,(10):55-56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给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劳动行政处理决定书、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9.
汪劲  严厚福 《环境保护》2007,8(24):38-40
按日连续处罚制度的历史沿革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引入按日连续处罚的处罚机制.必须指出的是,有些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是作为一种"刑事处罚"措施(例如香港地区),有的国家和地区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是一种"民事处罚"措施(例如美国),而我们试图呼吁立法者建立的按日连续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措施.  相似文献   
1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由于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其法律救济存在着诉讼困难、救济不足、索赔困难等不少问题.为此,提出了完善环境侵权法律救济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环境法律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