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98篇
环保管理   1243篇
综合类   665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07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旅游季节性波动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选取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年度季节强度指数(R)与月季指数(Zt)揭示旅游总收入的年度季节集中性与月度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R值整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指标随季节变化明显,且按一定规律分布;Zt值指示3月、6月、8月、9月、10月、12月为旅游旺季,其余月份为淡季。研究结论为四川旅游经济的淡旺季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合理修订全国节日放假办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民族村落文化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表现出历史性、乡土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于民族村落文化资源的特点,并在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下,提出了凝练村落文化主题、整合区域旅游线路、完善居民参与机制、科学选择开发模式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密度杨树人工林的林地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承德市丰宁县小坝子乡5种密度(600,925,1 200,1 375,1 525株/hm~2)的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地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土壤容重随密度的变化大小排序为925株/hm~2600株/hm~21 200株/hm~21 525株/hm~21 375株/hm~2;同一密度,随着土层厚度的加深,土壤容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密度杨树林的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34.51%~50.52%,排序为1 375株/hm~21 525株/hm~21 200株/hm~2600株/hm~2925株/hm~2;不同密度杨树林的最大持水量的范围在457.53~667.33 t/hm~2之间,排序为1 375株/hm~21 525株/hm~21 200株/hm~2600株/hm~2925株/hm~2。(2)枯落物的厚度、蓄积量、持水量、拦蓄量均随密度的增大呈增大的变化趋势,排序为1 525株/hm~21 375株/hm~21 200株/hm~2925株/hm~2600株/hm~2;但是最大持水率的排序为1 375株/hm~21 200株/hm~21 525株/hm~2925株/hm~2600株/hm~2。(3)综合土壤和枯落物来看,林地持水量的排序为1 375株/hm~21 525株/hm~21 200株/hm~2600株/hm~2925株/hm~2,即林分密度为1 375株/hm~2的杨树人工林的林地涵养水源效果好,可为今后在承德市丰宁县地区营建合理的杨树人工林造林密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和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在中国已形成很大的发展趋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旅游的环境管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如何有效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实现文明旅游已成为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辨识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机理,有助于从源头上根治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为此,在分析相关文献及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危险源理论,从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四个维度出发,提炼出导致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借鉴物理学中触发器工作原理,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过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机理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风险形成机理模型可以客观反映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路径,可为旅游不文明行为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6.
自驾车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兴的旅游热点之一,自驾旅游经济发展已初见端倪,但市场仍待开发。特别是自驾旅游基地,作为自驾经济的核心发展部分,其建设和发展是自驾旅游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在北京房山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旅游者结构、空间分布特征、需求特征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影响房山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因素,以期提高自驾车旅游市场质量,为房山区自驾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研究指出,北京房山区应发展自驾游露营基地、加强旅游交通导引建设、完善旅游智能交通系统、全面推进自驾旅游的推广与营销。  相似文献   
107.
湄潭县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介绍了湄潭旅游资源的现状,从缺乏旅游精品、资源整合不足、文化挖掘不深、旅游宣传不力、旅游设施滞后、旅游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从茶文化、乡村休闲度假和浙大西迁文化和湄江山水四方面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从低碳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和体验式生态旅游规划两方面规划了绿色服务产品,并提出从旅游者、从业者和政府三个层面构建管理型生态旅游;最后对湄潭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研究表明:2009年桂林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367.823m2,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旅游交通高达268.461m2,占72.99%;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化石能源地,为270.65m2,占73.58%。通过桂林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承载力的对比,发现桂林市旅游业的生态需求大于供给,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84.326m2。为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倡导节能出行方式,发展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与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人为干扰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逐渐突显,该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旅游对环境影响的基本表现的基础上,深入阐明了开展旅游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并梳理了该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现阶段利用旅游生态足迹来评价景区的案例逐渐增多,有学者提出将传统的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可转移生态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但此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体系,本文对可转移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的划分意义、思路以及具体方法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