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钟奇振 《环境》2004,(3):8-9
打了三四个电话,问了五六个路人,拐了七八个弯,终于在一栋旧楼房的角落里,找到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绿色社区研究所。  相似文献   
42.
张长建 《绿叶》2010,(9):95-98
“屏南绿色之家”是在屏南县千人环境诉讼中诞生的,在多年的环境维权中经历了很多阻挠.这些阻挠多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纽带。我们现在格外需要包括媒体和环保组织的第三方的力量介入.来提供一个我们与政府对话的平台.以增进二者的互信。  相似文献   
43.
毕竟100分钟的纪录片没有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讲得让所有人理解和满意。总的来说,我认为《穹顶之下》纪录片中有以下3点问题没说清楚:一是有些更敏感的问题,这个纪录片中其实没提。二是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其弊病只是三言两语带过。然而既然引发了讨论,就不能停留在表面。三是所涉及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很传统,都是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开始采用的。我疑心,沿袭传统解决路径是会撞墙的。特别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不止雾霾。我们能不能借鉴一点新办法,避免走传统  相似文献   
44.
一名毕业于美国克拉克大学的双料海归硕士,14年间把一个仅有几名大学生的草根组织,发展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5A级民间环保组织,开发出一种公众协作互动型环境监督举报网络平台——全面直观呈现钱塘江三维地理全貌的“钱塘江水地图”,号召流域百姓“发现污染随手拍”,促成环保部门查处污染事件数十起。  相似文献   
45.
本刊讯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戈德曼环境奖评奖委员会2006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市向今年荣获该奖项的6位生态保护人士颁奖。在保护中国云南生态环境和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先生成为本年度该奖在亚洲的唯一得主。于晓刚早年在云南从事社区林业科研工作。他花费多年建立了开创性的流域管理计划,同时,研究并记录了水坝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他的报告被视为中央政府增加了对现有水坝搬迁村民的赔偿,并开始对重大水坝开发进行社会影响评估调查的一种促进力量。在颁奖典…  相似文献   
4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3):56-56
循环经济需要全球性思维。从太空俯视东南西北,令人身心疲惫。霸权加速环境的恶化,炮火焚毁山河的壮美;对峙引燃石油的硝烟,黑雾摧残鲜艳的蓓蕾;利益驱动对森林竞相的砍伐,沙尘掩埋碧绿的植被。天宇不再缄默,大地不再沉睡,海浪激荡呐喊,森林滚动惊雷。超越疆域的狭隘,推倒智慧的壁垒,高举共识的旗帜,链接心灵的路轨。为了人类的家园,提升发展的定位,崭新的时代催生深邃的思维。——《思维循环链》主持人蓦见  相似文献   
47.
《环境》2005,(1):66-67
霍岱珊。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民间摄影人,长期关注淮河流域生态变化的环保志愿者。多年来,他把镜头对准整个淮河流域,真切翔实地记录了淮河流域水质和水污染现状,戳穿了淮河治污达标的“西洋镜”,被沿淮群众称为“淮河卫士”。  相似文献   
48.
谭浩 《环境教育》2015,(Z1):24-25
<正>过去几个月中,一场最初由草根发起的"化石燃料撤资行动"(The Fossil Fuel Divestment Movement)在西方国家不断发酵。中国却似乎无动于衷。2014年5月,拥有总值高达187亿美元捐赠基金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宣布撤出所有对煤炭企业的投资;2014年9月,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基金宣布撤出在化石能源领域价值6千万美元投资;2014年10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宣布将沽出所持有的在7间煤炭和石油天  相似文献   
49.
12月5日,2008河北环保联合会年会在邯郸市召开,来自全省社会各界热衰于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士、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环保组织代表130多人齐聚古城,研究联合会自身建设,总结2008年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0.
《环境保护》2008,(7):60-61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公众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是联合国环保署的中国民间联络站。其宗旨是通过营造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主要工作有:独立制作环保影视栏目和影片:撰写推广环保读物和宣传品,编辑《草根之声》:举办环保论坛;建立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推动绿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绿色列车、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绿天使艺术团.国际交流和耗材回收等环境保护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