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249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682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138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5%,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物超量排放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气将取代小煤炉成为居民和工矿企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但煤气厂存在建设投资高,运营成本高(而且规模越小运营成本越高)、净化设备复杂,污染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发展的“燃煤反烧制气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我国城镇居民和工矿企业煤气化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被国家列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42.
甘肃窑街煤矿二氧化碳突出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肃窑街煤矿特大型二氧化碳突出的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及防治工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突出气体是煤系自燃热解所生成,根据对方解石脉进行裂变径迹测年和气体的氩同位素研究,表明气体形成于晚第三纪至早更新世;突出区大量CO_2气主要受断裂构造与强应力场控制而蕴藏在厚煤层中。 打前探孔、震动放炮、抽放卸压等措施对于防治突出,减少损失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厚煤层中的断裂带部位是最危险的区段,应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943.
炭黑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比较了用重油燃烧制合成氨原料气过程中产生的炭黑污水的几种处理方法,并简介其工艺流程.研讨炭黑与水分离后,清水循环回用,炭黑回收加工成干粉产品用于开发导电炭黑和粉末活性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4.
945.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厌氧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废水。周期性通入空气和氮气来实现厌氧一好氧交替过程。对厌氧一好氧过程和普通好氧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厌氧处理时间和曝气速率对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过程可以显著地增强生物除磷效果,与普通好氧过程相比,在进水总磷质量浓度为10mg/L时,磷的去除率可以提高30%,而COD的去除基本不受影响;适当延长厌氧处理时间和适当增大厌氧过程曝气速率可以改善厌氧环境及活性污泥性能,提高磷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46.
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硫化氢中毒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人员硫化氢中毒事故,从管道运行、紧急截止阀、泄漏条件和环境四方面分析事故后果影响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的作用.在综合分析管道动态泄漏过程、重气扩散和硫化氢中毒效应的基础上,明确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可能产生的室内外最大人员死亡距离.分析表明,管道运行和紧急截止阀影响因素,包括管道压力、管道内径、相邻紧急截止阀间管段长度和低压关断压力,对室内外最大人员死亡距离有直接影响,需建立管道泄漏预防和处置方案,并根据管道周边人员分布情况,采取不同策略予以控制.泄漏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泄漏孔径、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共同决定了室内外最大人员死亡距离.推荐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在保守分析的基础上指导事故评价和控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47.
结合避灾硐室阻隔有害气体的需要,对气刀型空气幕进行模拟研究,从气刀的工作原理、风速分布、阻隔效果的角度出发,分别建立物理模型及划分网格,得到了气刀工作时其周围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不同送风方式下气刀风速分布规律以及单侧送风条件下CO,浓度分布规律,证明了气刀具备增大了气流的输出,阻隔有害气体的作用。由风速统计规律得出,气刀在单侧送风15m/s或者双侧送风10m/s条件下,气刀的有效覆盖率大于85%,又根据数值模拟得出,在有效覆盖率大于85%的条件下,CO2阻隔效果明显,有害气体无法通过气刀形成的空气幕。  相似文献   
948.
将一种干湿结合的多级脱硫除尘装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基于DPM模型,采用RNG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GXS型脱硫除尘器在喷淋状态下的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液滴颗粒相的运动轨迹表明,多级喷淋系统可使喷淋液在文丘里管内均匀分布,使得气液混合效果更好,进而实现较高的脱硫效率,达到国家脱硫标准.  相似文献   
949.
环境监测在处置气田的泄漏和火灾爆炸等事故中尤为重要,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应急监测应针对气田特点选择监测仪器设备,确定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案编制依据,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工作,确保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完成监测任务,满足气田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0.
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新技术采用压力水、发泡剂、压缩风流经发泡器进行物理发泡进行降尘,技术兼容了水雾与化学抑尘的特点,降尘效率更高.通过设计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工艺,制备出了高性能的泡沫,然后通过在尘源周围布置多个泡沫喷头,利用喷头良好的扩散性能将尘源包裹,达到了降尘的目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司机侧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时全尘浓度由原来的1103mg/m3降低为308.8 mg/m3,呼吸性粉尘由原来的596mg/m3降低为149mg/m3,降尘效率分别为72.4%和75.2%,分别是外喷雾降尘效率的2.52倍和3.08倍,降尘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气液两相混合发泡降尘成本较低,约占总投入的1.8%-2.2%,经济性明显,具有广阔的实用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