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51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638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130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电凝聚法去除地热水中氟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电凝聚除氟法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去除地热地热水中氟的应用。实践证明,对高含氟地热水除氟制馀用矿泉水,电凝聚除氟法是一种稳定,可靠且较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2.
燃煤氟中毒地区民用高氟煤的氟释放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室模拟实验和农户家中的现场测定表明,室内空气氟含量与民用煤的氟含量呈正相关趋势(R=0.612, p<0.01);但在民用炉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氟释放率却与煤氟含量无关.在200~1200℃范围内,煤氟释放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呈"S"型,即300℃时开始逐渐上升,700℃前较低,最高不超过31%,700℃至1000℃之间,则释放率迅速上升,随后较为缓慢,到1100℃至1200℃时,释放率接近100%,其整个释放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总体上,煤氟释放与煤氟的存在状态和煤中的矿物及化学组成有关,贵州烟煤、无烟煤氟的燃烧释放要比陕南石煤更快,前者的释放率在1100℃时就接近100%,而后者则到1200℃时才释放完全.民用炉的燃烧温度最高为1000℃左右,这时贵州烟煤、无烟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86.9%,而陕南石煤样品的平均氟释放率为80.6%.  相似文献   
653.
中石化九江石化公司“3?12”爆炸着火事故2018年3月12日16时14分,中石化九江石化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原料缓冲罐(设计压力0.38MPa)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轻伤。经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循环氢压缩机因润滑油压力低而停机后,加氢原料进料泵随即联锁停泵,但因泵出口未设置紧急切断且单向阀功能失效,加之操作人员未能第一时间关闭泵出口手阀,反应系统内高压介质(压力5.7MPa)通过原料泵出入口倒窜入加氢原料缓冲罐,导致缓冲罐超压爆炸着火。  相似文献   
654.
嗜热栖热菌降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各种环境基质中积累造成的生态和耐药基因污染等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能够有效去除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并且探究其生物代谢途径,利用嗜热菌Thermus sp. C419在高温(70℃)条件下降解2种典型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分析了菌株C419对这2种药物在单一和混合添加时的降解特性;通过UPLC-MS/MS检测了其相关的降解产物,并推测了可能的代谢途径;利用平板扩散法对生物降解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可被菌株C419有效降解,降解率为60%~80%;该生物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培养基中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浓度越高,降解率越高,降解半衰期越短;菌株C419对诺氟沙星的生物降解有3条可能的降解途径和7种降解产物,对恩诺沙星的生物降解有4条可能的降解途径和6种降解产物。此外,与2种药物的母体化合物相比,生物降解后药物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说明嗜热菌株C419在热环境中去除氟喹诺酮类污染物方面可能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5.
656.
氟虫双酰胺对蚯蚓的生化毒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酰胺类杀虫剂已成为全世界第4大类最常用的杀虫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关于双酰胺类杀虫剂生态毒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探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作用,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典型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虫双酰胺对非靶标动物蚯蚓的生化毒性和细胞毒性以及其在人工土和蚯蚓体内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在人工土壤中十分稳定,在整个暴露期间氟虫双酰胺的浓度变化不超过20%。氟虫双酰胺在蚯蚓体内的含量随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在染毒浓度为0.1和1.0 mg·kg-1的处理组中,氟虫双酰胺未对蚯蚓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效应。在染毒浓度为5.0和10.0 mg·kg-1的处理组中,蚯蚓体内活性氧(RO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过量的ROS诱导蚯蚓体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发生异常变化,并在蚯蚓体内造成了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羰基化和DNA损伤。研究表明,当土壤中氟虫双酰胺的浓度为5.0和10.0 mg·kg-1时可能会对蚯蚓产生很高的风险。此外,彗星实验对氟虫双酰胺诱导的氧化胁迫较为敏感,可以作为敏感生物标志物对氟虫双酰胺造成的土壤污染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657.
采用高氯酸对南方水果龙眼、芒果中的微量氟化物进行浸取,以柠檬酸钠-氯化钠-冰醋酸组成的总离子强度作缓冲剂(TISAB),控制溶液pH=5.5,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及标准曲线法测定了龙眼、芒果中微量氟。氟离子的加标回收率为96.0%~106.1%,测定的结果表明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80%~3.9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58.
对1989-1999年周口市地下水中的氟含量作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氟含量偏低,经常饮用地下水或以地下水作饮用水水源易造成氟缺乏,易患龋齿病。  相似文献   
659.
离子电极连续测定食醋中的碘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KOH为离子强度调节剂,用碘电极、氟电极直接测定食醛中碘氟的量。方法简便、快速。本方法碘氯 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3ug/L和24ug/L.  相似文献   
660.
综述了聚偏氟乙烯分离膜的表面改性和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PVDF膜结构形态的研究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加强膜孔形成机理的研究,对膜孔结构与膜污染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开发出小孔径的超滤和纳滤膜,并通过改性提高PVDF膜的性能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