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张婷  严红  王帆 《环境工程》2013,(Z1):480-482,560
利用自制的堆肥装置,研究了纳米Y沸石对生活垃圾堆肥中氨气吸附的规律,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吸附氨气前后纳米Y沸石的变化,探讨了其对氨气吸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纳米Y沸石对氨气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21×10-6mol/g,对氨气的最大去除率也可达到93.3%,并最终稳定在81%左右。纳米Y沸石对氨气的吸附作用机理属于物理吸附,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解吸复原,解吸后的纳米Y沸石对氨气同样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去除率也能达到93%。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大气中氨气的污染特征及其对细颗粒物(PM2.5)二次无机组分的影响,于2021—2022年在江苏省南京、无锡、镇江、常州、徐州5个城市同期开展氨气及气溶胶组分的在线监测,并采用热动力学稳态模型(ISORROPIA)评估氨气的减排成效。结果表明,5个城市氨气年均质量浓度为10.1 μg/m3,5个城市年均质量浓度为7.7~15.2 μg/m3,其中徐州最高,南京最低。总氨于夏季(6月)达到浓度峰值,受温度及硝酸铵的热不稳定性影响,氨气在12:00左右出现浓度峰,而铵盐则呈现出昼低、夜高的日变化特征。5个城市均处于富氨水平,全年气溶胶呈中性,氨气中和额外酸性气体的潜力较为突出。冬季江苏省各市只有通过大幅度的氨减排(>60%)才能使PM2.5浓度显著下降,而对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进行减排才能更加高效地减轻PM2.5污染。  相似文献   
103.
亚热带稻区大气氨/铵态氮污染特征及干湿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气(NH3)是重要的碱性气体,是气溶胶和雨水中铵态氮的重要前体物质.在高强度的NH3及酸性气体排放下,我国亚热带双季稻区大气中氨氮(NH_3~-N)、气溶胶及雨水中铵态氮污染特征及其干湿沉降量还不尚清楚.本研究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区一个典型双季稻区,同步监测大气中NH3、气溶胶中铵态氮以及雨水中铵态氮浓度及相关气象因子,旨在明确各种大气氨/铵组分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定量计算氨/铵态氮的干湿沉降量.结果表明,大气中NH_3~-N、大气颗粒物PM10中铵态氮以及雨水中铵态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7μg·m~(-3)、12.8μg·m~(-3)和0.8 mg·L~(-1),氮沉降量分别为8.38、5.61和9.07kg·(hm~2·a)-1.稻田施氮肥显著提高NH_3~-N浓度,且NH_3~-N浓度与气温表现出显著正相关;颗粒态铵态氮浓度与NH_3~-N浓度无显著相关,表明研究区NH_3~-N浓度不是形成颗粒态铵态氮污染的主要限制因子;雨水中铵态氮浓度主要与颗粒态铵态氮浓度成正相关,与降雨量成负相关.采样点较高的大气氨/铵态氮浓度和沉降量说明当地的大气氨/铵污染比较严重,大气氨/铵态氮沉降已成为农田氮素的重要来源,需要在氮素养分管理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4.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浸渍法2种合成方法制备了Ce-MnOx催化剂,应用于氨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e-MnOx具有更高的催化氧化NH3活性,其中,在反应温度为200℃时,Ce(5)-MnOx(HY)具有98%的NH3转化率及91%的N2选择性。XRD、BET、Raman、XPS、SEM、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Ce-MnOx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94.37 m2/g),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归因于表面丰富的Mn4+和Ce3+、大量的化学吸附氧、丰富的活性位点、Mn和Ce间的相互作用等。In-situ DRIFTS分析表明,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NH3经过脱氢作用生成—NH2、—NH中间体,其中,—NH与原子氧结合生成的—HNO能被O2快速氧化形成NO,NO再与—NH2继续反应生成N2和H2O。研究可为锰基催化剂在低温氨氧化及选择性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覆膜抽气模式对填埋场作业面进行除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1.0mm+3台负压车、2条负压管比单层覆膜0.3mm+1台负压抽气车、2条临负压管或覆膜0.3mm+3台负压车对氨气、硫化氢和臭气浓度的去除效果都要更好;但覆膜抽气法对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的去除效果较之前更差,这主要是由于TVOC主要为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扩散较慢,且垃圾堆体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TVOC浓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福建省鸿山热电厂 2 台 600 MW 超临界供热机组热力系统防腐耗氨量大,液氨瓶和液氨输送软管存在泄漏风险的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将脱硝系统的氨气经净化处理后通过永久固定无缝不锈钢管输送至热力系统防腐。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但完全杜绝了液氨泄漏风险,而且具有明显节约加氨成本和劳工用量的优点,可为热力系统耗氨量较大的电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罗时 《劳动保护》2012,(9):80-81
近年来,职业性急性氨中毒事故在我国屡屡发生,一些企业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8.
李昕 《环境保护》2020,48(5):43-45
自2013年以来,我国实现了大气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的常态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从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角度,讨论了相对最小成本的区域污染防治战略,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区域环境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政策、建立可靠的科学监管与评估分析支撑体系、强化信息共享与公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火电厂烟气脱硝装置中的二氧化硫、灰分、氨及催化剂中的各种重金属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化学作用,生成的硫酸氢氨等产物对火电厂的各种设备均会产生不同影响.同时由于系统阻力及荷载的变化,也会对电厂其他相关设备产生影响,根据目前工程的运行经验,火电厂在增设脱硝装置后,均会对空气预热器、引风机、锅炉钢架等进行改造.通过综合分析烟气脱硝装置产生的影响原因及解决办法,为脱硝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液氨     
《中国环境管理》2013,(4):48-49
2013年6月3日6时,吉林省德惠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液氨泄漏引发爆炸,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重伤。据现场医护人员介绍,受伤致死的原因有烧伤、氨气中毒等,其中致死最主要的原因是氨气中毒引发的呼吸道水肿。那么我们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呢?这就要从什么是液氨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