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0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管理法治化是学生管理正规化、规范化,以及高校减员增效、遏制腐败的客观需要,也是将高校学生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实行严格管理,避免管理工作中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自由的发生所势在必行的事情.笔者针对我国传统高校长久以来存在的“人治”传统而提出的高校学生管理之法治化,着重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人治”与“法治”的利与弊.参5.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从深受欧盟水政策影响的德国水治理的历史发展和基础理念出发,对德国《水平衡管理法》的法规框架和总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与比较。德国经验表明,在法治框架下,依可根据持续性原则,对水事进行综合治理。只有根据可持续性原则和通过法治,才能长期确保水安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水体清洁和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环境与发展权。水事综合治理原则不仅要通过协调水体使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环保在相对于经济和社会的传统不平衡地位,更要遵循自然水循环的本质特征。建议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中,需要基于我国现实技术支撑的易操作制度,来实践可持续性原则和水事综合治理原则,强化法律间的协调。同时,还在立法技术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3.
能力建设制度的早期历史沿革能力建设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最早确立了划分两类国家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明确发达国家应当为各自历史排放担责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如何纳入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轨道中而进行早期探索,对能力建设的相关规定在各缔约方大会上逐渐变得明确清晰.  相似文献   
124.
河长制从地方性实验到获得全国推广并正式写入法律,不过短短十年时间。河长制的成功之处在于解决了河湖管理保护"多龙治水"的困局,并调动了地方政府治水的积极性。但河长制也面临着高度依赖河长个人与考核制度的隐忧,其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应急机制与长效机制之辩,以及重奖励轻惩罚、强化权力集中弱化公众参与的评价。提升与完善河长制可以从制度内与制度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度内的提升是指河长制内部机制的改良,包括考核制度的完善、公众参与水平的提高;制度外的提升是指与河长制配套的制度环境建设,包括环保行政队伍与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强,以及与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市场工具、政策工具与法律工具的综合 运用。  相似文献   
125.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全法制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机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的转轨,安全法制建设与时俱进,针对市场机制特点,顺应社会发展变革,为规范市场经济发展,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作用。2002年11月1日实施的《安全生产法》,更将安全法制体系建设推向了发展和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126.
观点     
《绿叶》2012,(7):124-125
由于缺乏环评程序操作细则、缺乏独立审判的法治环境,针对环保审批的大多数诉讼都很难成功,甚至无法获得法院受理。这样的不正常状况,反过来加深了民众对依法维权的不信任感,刺激了民粹主义和街头政治,导致非理性的甚至暴力性的民意表达,造成社会的紧张和冲突,带来各种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建设项目所引发的环境维权运动日益增多。京中咨律师事务所资深环境律师夏军在纽约时报中文网上指出,中国的建设项目的环评普遍重技术轻人文,习惯于以技术审查代替法律审查,也不重视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在理念和机制上都不适应依法行  相似文献   
127.
何永泉 《四川环境》2012,31(3):85-89
环境问题是我国当今最重要的民生问题,目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人们寄希望环境法治,然而,当前的环境法治建设存在诸多的弊端,本文探讨了我国环境法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8.
镇江市安监局按照(〈2008年镇江市安监局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安排,今年8月,组织7个辖市区安监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了一次行政处罚案卷集中评查活动,对2005至2007年以来的行政处罚等近100件案卷进行了评查。评查内容主要包括执法程序、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罚决定、处罚的执行、案卷整理等方面。各参加评查的单位都十分重视此次案卷评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9.
徐友渔 《绿叶》2010,(1):104-108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它的大多数人不能生活在对未来完全无法预期的状态下。要让人们对未来有信心.最重要的是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办.有规可循。作为第一步.中国短期内可以期望的是一个低调的法治社会.有公正的法律和执法公正的司法机关来解决各种矛盾。未来中国政府与百姓之间.要转向和谐的契约关系:老百姓有效地监督官员.官员廉洁自律、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相似文献   
130.
周珂  徐岭  潘文军 《绿叶》2010,(12):59-61
气候变化立法具有重要和迫切的意义,当前应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中国的实际,使得中国的气候变化法制建设做到符合中国国情,并紧密结合经济因素,维护核心利益,同时还应在立法上公开显示对气候变化的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