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29篇
综合类   1886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因此污水治理是一个重点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城市水污染的原因,针对城市水污染治理政策机制不健全、治理技术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期望为我国城市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以有效遏制我国城市水污染。  相似文献   
952.
本文首先说明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3.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其中下游水质状况是国家和湖北省政府重点关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影响区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水质状况和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工程运行对汉江中下游水质的影响奠定基础.收集了汉江中下游干流11个水质监测站2011—2014年pH、ρ(DO)、ρ(CODMn)、ρ(BOD5)、ρ(NH3-N)、ρ(TP)、ρ(TN)等7项水质指标,应用水污染指数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综合辨识2011—2014年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1—2014年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整体上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劣Ⅴ类水体,超标指标为ρ(TN)、ρ(TP)、ρ(BOD5),其中ρ(TN)超标最严重.②为深入辨识TN负荷对研究区域水质的影响,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控制ρ(TN)可有效改善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③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状况层次聚类分析表明,在时间上将研究时段分为2类,基本对应于汉江中下游的汛期和非汛期;在空间上将水质监测断面(沈湾、泽口、新沟、宗关、转斗、皇庄、汉南村、石剅、白家湾、余家湖、罗汉闸)分为3类,其中第3类可细分为3个子类,各子类所对应的水质监测断面与其空间分布基本对应.④汉江中下游干流富营养化严重,其中ρ(TP)和ρ(TN)在非汛期分别呈显著降低和增加趋势,汛期无明显变化.研究显示,江汉中下游污染严重,营养盐尤其丰富且ρ(TN)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54.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低碳、高储量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已成为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其快速发展影响着世界能源格局.然而,页岩气开采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文章主要分析了页岩气钻井过程、压裂过程及采气过程可能出现的水环境问题,如水资源消耗、地表水污染及地下水污染等;总结了针对不同类型废水的处置措施及处理技术,以期为处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废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5.
在2008年-2010年分别对厄立特里亚Zara矿区11个地下水和6个地表水(雨季采样)采样点进行抽样检测,运用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对26个水质指标进行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水质因受地层矿物溶滤成分的影响不适合直接饮用.地下水中重金属超标严重,硫酸盐、溴酸盐和总磷也高于饮用水的最大允许水平(MPL).各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距矿区较远的监测点水质相对较好.地表水中仅总Fe和总Al含量超标,优于地下水水质,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2.9倍和18.8倍.  相似文献   
956.
选取中国东北部某地级市地下水源地补给区,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及水中所含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结合气象、水文、地质、水质等资料,在地下水水均衡计算的基础上,应用地下水有限差分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水流水质预测模型,并校正模型.提出的建议对研究区地下水多为战略用水,多属风险防控区,其次是需加强地下水环境准入,以生态红线标准管理,以及加快落实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等污染防治责任.通过模型预测出未来一定时间段内的地下水流及水质变化情况,为当地政府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7.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水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其严重性已经得到重视,而应急监测作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前预防、事中检测和事后恢复都能发挥突出作用,本文简单探讨了应急水质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958.
黑臭河道治理是城市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生态法是当前治理黑臭河道的主要技术,具有可重复、廉价,生态效益好等优势,按照技术种类又可分为植物净化与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膜法,近年来生态草技术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材料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生态草设计得以涌现,并使生态修复技术向定制化、专业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5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部分区域和小流域探索水环境协同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水污染治理仍处于"各管一段"的碎片化状态,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建议加快推动建立京津冀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高层权威的领导推进机制和工作机制,制定"京津冀及海河流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建立全域统一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区域流域整体性精细化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机制,健全水污染联防联治责任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60.
沿江化工园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集建立、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3个步 骤,建立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 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 指标组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提出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