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5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安全科学   2198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487篇
综合类   2399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133篇
评价与监测   245篇
社会与环境   13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李奇伟 《环境保护》2021,49(5):76-79
相较于机构独立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倡导的决策独立性概念内涵更加丰富。它要求核安全监管决策建立在科学、成熟技术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符合法律、技术标准的一致性要求,并呈现出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特征。就我国而言,为了化解可能影响决策独立性的内外部因素,应该逐步健全保障监管决策独立性的法制体系,建立监管决策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制定并实施提升监管机构能力的长期计划,通过制定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采用系统的培训方法、建立完善的信息在线分享数据库等措施提升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972.
973.
目前,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针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环境中,对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相对匮乏。在综述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源-汇关系和迁移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淡水环境中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的途径和生态毒理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水生生物摄入微塑料主要是通过误食、鳃呼吸或者食物链传递,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后可在腮、肠、肝、大脑和肌肉中迁移和累积。微塑料的生态毒性包括影响基因的表达、抑制酶的活性、导致代谢紊乱、器官组织病变和炎症反应、产生神经毒素、降低存活率和干扰正常行为等。此外,针对目前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生态效应和其他环境问题交互效应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74.
975.
976.
977.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结合我国安全生产特有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查找分析了我国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提高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强化安全执法、鼓励非煤矿山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期降低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减少人员伤亡,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运用计算实验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构造太湖水环境系统承载力模型,通过研究水和人类的各主体行为得出太湖水环境系统的整体特征,并通过人口、TP、TN、CODMn承载度来反映。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目前点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用水污染尚需要重点治理。实验显示:通过系统参数的调整,将大大改善太湖现有水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