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9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922篇
安全科学   1548篇
废物处理   154篇
环保管理   1128篇
综合类   7119篇
基础理论   615篇
污染及防治   467篇
评价与监测   1750篇
社会与环境   209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456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解决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研究法,就环境监测工作中如何提高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进行研究。文章对环境监测以及水污染环境监测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在探讨水污染环境监测意义和内容的前提下,针对环境监测中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监测意识有待发展,水污染监测管理体系发展不完善以及监测结果缺乏精准性等问题,提出了水污染环境监测管理意识强化,水污染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完善以及水污染环境监测数据全过程管理的对策,为相关人员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无人船走航监测技术,对浙江省T县S河流开展水质监测,走航距离约为12 km,结果显示S河流未存在疑似暗管。由监测结果可知,S河流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平均值为2.64 mg/L,氨氮(NH3-N)平均浓度为0.259 mg/L,总磷(以P计)平均浓度为0.09 mg/L,绘制这3种污染物分布图,发现存在水质突变区域5处。因而针对水质突变区域,结合周边人类活动情况,提出污染源控制措施。无人船走航监测技术可为河道污染物整治提供重要科技手段,同时为今后无人船走航在河流(湖库)水质中的监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3.
电梯维保质量是影响电梯质量安全水平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提升维保质量是目前电梯行业各相关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其中一个工作难点。本文简要介绍如何在电梯维保企业质量培训中引入基于大数据的质量月报,及其在提升电梯维保企业维保质量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亦归纳总结质量月报存在的不足,指出日后改进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究成都市水源地周边土壤质量状况,保护水源地环境,以徐堰河、柏条河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所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及化学性质如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Cd、Zn、Cu、Cr、Cu、Ni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土壤pH值变化范围较大,土壤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应用单因素污染指数分析,水源地土壤Hg含量可能具有较大的污染潜力。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d与Zn, Cu与Cr, Cu和N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水源地典型土壤重金属,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0.828%,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4.082%、36.800%、9.946%。研究结果为保护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健康和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环境检测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行政执法、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质量愈加重视,人民大众对生存环境要求不断提高,对环境检测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检测公正性、准确性、及时性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详细阐述了环境检测工作的内容与数据特点,总结环境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结合环境检测分析日常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手段,就优化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相关建议:(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2)加强现场测试仪器的管理;(3)推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4)发挥人员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为更加全面地分析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道的生态安全性并评价其生境状态,该研究在宁波市某再生水回用河道的生态修复段进行了水质监测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通过计算Wright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研究河段水质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再生水输入河道生态修复段后,河道常规水质指标稳定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Wright...  相似文献   
997.
超大城市生态系统和地表生物物理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潜在非线性关系,且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大于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这使得超大城市生态质量客观评估遇到了技术挑战。该文针对性选取空气质量指数、路网密度、生态连接度、热度、绿度、干度和湿度7个超大城市生态重要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指标集成和阈值自动设定,建立城市生态评价遥感指数(URSEI),对比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中国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与进入城市化后期的发达国家超大城市(伦敦、纽约和东京)的城市生态状况差异。URSEI指数评价结果表明,6个城市URSEI均值分布在0.445~0.542之间,伦敦生态质量最好(URSEI为0.542),其后依次为广州(0.533)、北京(0.517)、纽约(0.511)和上海(0.495),东京最差(0.445)。对比URSEI指数的7个指标分量,伦敦与广州URSEI分量中,对生态质量起正向作用的生态连接度和绿度值较高,对生态质量起负向作用的空气质量指数、路网密度、干度和热度值较低,使得这2个城市的生态质量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城市中心不透水面覆盖率高,植被覆盖少,生态用地的生态效益较低,热岛效应严重,空气质量差,导致其生态质量差;城市大块绿地覆盖区,绿度和湿度高,干度和热度低,空气质量较好,完整连续的生态用地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更高,因而生态质量较好。URSEI指数既能作为一个量化指标来刻画区域生态质量,还可以反映城市空间的生态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8.
灭火器是防止火灾扩散、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灭火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在灭火器产品制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键项目不合格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本文将围绕压力容器检验、喷射装置检验、灭火剂性能检验和标签标识符合性检查等关键项目,分析常见的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质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99.
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和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把脉二者协同效应,对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协同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在全国视野下,基于2011~2017年省级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运用熵权法-Topsis评价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效应.结果 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中下游地区呈梯度递增空间格局,省际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上中下游地区呈"V"型空间格局,省际差异较小;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与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协同系数普遍较低,且呈加剧趋势,主要原因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绿色转型.建议地方政府提高对工业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着力扭转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特别要加大国土空间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推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农业和工业生态化发展,普及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安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为综合解析南方某市管网末梢水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主要响应指标及指标间相关性,以该市近4年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应分析法对管网末梢水质进行了特征研究。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管网末梢水年度总体水质存在差异,其中以2016年为最佳;夏秋季节更易发生水质异常现象,5~9月应加强管网末梢水水质管控;区域上看已完成深度处理改造的梅林水厂供水覆盖区管网末梢水水质最优,南山水厂供水覆盖区管网末梢水水质最差;水质指标硫酸盐、氯化物、硬度之间,Fe、浊度、总氯之间具有相对其他水质指标更高的相关性。对应分析法结果表明:管网末梢水水质主要响应指标可重点关注Fe、浊度、耗氧量、总氯和硫酸盐;其中Fe、浊度、耗氧量呈正相关性强,上述指标与硫酸盐、总氯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