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安全科学   46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1296篇
基础理论   139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112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依据2016年神定河流域20个采样点的水质调查数据,应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将神定河流域各采样点进行水质空间聚类分析,可分为A、B、C、D 4类,其中A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严重的1类污染区,B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重的2类污染区,C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一般的3类污染区,D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轻的4类污染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水质空间差异性判别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仅用氨氮、石油类污染物和高锰酸盐指数3个水质指标就能较为完整地反映神定河流域水质的空间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82.
为探讨黔江河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利用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黔江河专项监测报告的数据,分析黔江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其成因,黔江河闸桥至下坝断面水质污染严重,主要与城市建成区功能区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有较大关系,生活污水直排、部分污染物沉淀或被河床截留为主要原因.根据黔江河水质现状、污染成因,提出通过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等三个阶段治理黔江河水污染,为有效的改善黔江河的水域环境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3.
以拉林河流域作为研究区,结合研究区实际条件对传统DRASTIC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获取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同时根据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流域地下水以中等脆弱性和较高脆弱性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85%.在选取的六个评价指标中,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位埋深以及地形坡度这三个指标对流域地下水脆弱性影响最大.研究结果为拉林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4.
我国鱼道建设的实践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了我国鱼道建设的状况、相关环境管理要求,特别是分析了2001—2016年国内水电建设项目中鱼道的主要过鱼对象、鱼道型式及进展情况,通过调研已建鱼道的运行效果,重点剖析了我国鱼道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鱼道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鱼道设计应遵循自然和谐性,即与工程和谐、与水流和谐、与鱼类和谐的理念,通过建设自然和谐性鱼道、加强多学科合作、推进适宜性管理机制等,充分发挥鱼道的最大效益,提高鱼道过鱼效果。  相似文献   
985.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在分析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历程基础上,从深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衔接、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防控、跨国界河流安全保障、区域环境风险应急与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6.
快速城市化区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河流是大气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近十多年来全球城市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各要素发生改变,对河流水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影响.为研究快速城市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河流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薄边界层模型法,于2014年9月(秋季)和12月(冬季)及2015年3月(春季)和6月(夏季)的晴天对重庆市区内梁滩河干、支流水体pCO_2、CH_4、N_2O溶存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梁滩河干、支流水体pCO_2范围为(23. 38±34. 89)~(1395. 33±55. 45) Pa、CH_4溶存浓度范围(65. 09±28. 09)~(6 021. 36±94. 36) nmol·L~(-1)、N_2O溶存浓度范围为(29. 47±5. 16)~(510. 28±18. 34)nmol·L~(-1); 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分别为-6. 1~786. 9、0. 31~27. 62和0. 06~1. 08 mmol·(m~2·d)~(-1);流域水体温室气体浓度空间格局与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污染负荷空间梯度吻合,干流温室气体浓度与通量从上游向下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在城市化速度最快的中游出现峰值,其中城市河段CO_2和CH_4浓度约为非城市河段的2倍,同时支流水体自上游农业区向下游城市区呈显著增加;由于受到降雨、温度、外源输入的综合影响,河流CO_2排放通量呈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的季节模式,CH_4排放通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N_2O排放通量季节差异不显著.流域水体碳、氮含量均较高,水体CO_2的产生和排放不受生源要素限制,但受水温、pH、DO、叶绿素a等生物代谢因子影响; CH_4的产生和排放受水体碳、氮、磷含量和外源污水输入的共同驱动; N_2O的产生和排放主要受高N_2O浓度的城市污水排放影响.本研究认为流域快速城市化加快了河流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形成排放热源,因此城市河流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河流排放通量的贡献可能被忽视,在未来研究中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87.
漆燕  成应向  刘湛  肖亚琼 《四川环境》2011,30(6):104-107
通过对湘江株洲段6个监测断面左右两岸共32个底泥样品重金属Pb,Zn,Cd,As,Hg和Cr质量比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霞湾断面是重金属富集最严重的断面;Cd,Hg和As的含量均超过GB15618—1995三级标准和长沙-湘潭-株洲3市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含量大部分分布特征为右岸高于左岸;从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看,湘江株洲段各监测断面潜在生态风险都很高;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g〉Cd〉As〉Pb〉Zn〉Cr。  相似文献   
988.
向迅 《环境教育》2011,(12):83-87
在大山里出生和成长的人,对于森林,自当生来就怀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大概是一生也不会忘记的,反而,它会随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着浓度。1水生万象,树长千年。在生命繁衍生息的大地上,江河成卷,树木成林。江河与山林,构成大地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形貌。在高山之巅,或在飞机上,或在太空中,我们俯瞰大地,望见的大都是蓝色的水与绿色的森林。除了沙漠地带,总是有或多或少的绿色闯入我们的视  相似文献   
989.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对天津地区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金钟河、北塘排污河、黑猪河、海河、大沽排污河、独流减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和北排水河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水质标识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可靠。从时间分布来看,枯水期水质最差,58.3%的河流为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流已经黑臭,8月水质较好。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来看,海河以南河流污染较为严重。该地区河流NH3-N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BOD5、CODMn和TP,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  相似文献   
990.
The surfac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river Dahe and its tributaries, which flow into severely eutrophic lake Dianchi, Yunnan Province, China, in order to elucidate factors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fluctuation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quality tendency was observed. The water quality of each river is dependent on the hydrology effect such water gate and circulating irrigation system. We must consider the hydrology effect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water quality variations of river in this study field. In river without highly circulating irrigation system or water gate effect, the downstream nitrate nitrogen (NO3-N) concentration increase occurred in area dominated by open field cultivation, whereas the NO3-N concentration was constant or decreased in area dominated by greenhouse land use.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greenhouse covers the soil from precipitation, and nitrate load of greenhouse could be less than that of open field cultivation while the rainfall event.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river, where is dominated by open field cultivation, there were no sharp increase dissolved molybdate reactive phosphorus and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but P load was accumul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river, whose predominant land use is greenhouse. Although the P sources is unclear in this study, greenhouse area may have potential of P loads due to its high P content in greenhouse soil. Considering hydrology effec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what the major factor is influencing the water quality variation, especially in area with highly complicated irrigation system in this studying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