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46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227篇
综合类   857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162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偶氮染料分子结构对其生物脱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偶氮染料是工业中染料用量最大的一类,不同的分子结构对其微生物脱色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文章综述了偶氮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种类及其取代位置对染料的脱色规律,以及分子特征结构对微生物脱色的量化分析。对目前染料生物脱色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2.
滇池蓝藻快速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固定床反应器作为实验平台,对蓝藻快速热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液化性能的诸多因素,如热解温度(300~700℃)、载气流量(0~400 mL/min)、原料粒径(d<0.08 nn,0.15<d<0.25 mm,0.25<d<0.38 mm,0.38<d<3.35 mm,d>3....  相似文献   
93.
为了初步探索环境微生物的快速测定法,提升应对微生物污染突发事件的能力,本文运用美国BD公司的细菌鉴定系统对东胜区三台基水库水质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共鉴定出6种细菌,其可信度分别为95.7、99.1、94.3、98.7、98.5、和99.2。结果表明该系统快速、准确、可靠,可以作为环境微生物分类鉴定和微生物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三丁基锡,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对生物体以及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本文综述了三丁基锡对软体动物、鱼类和哺乳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
Plastics such as polyvinyl chlorides (PVC)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indoor constructed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ir unbound chemicals, such as di-(2-ethylhexyl) phthalates (DEHP), can leach in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is study focused on DEHP's effect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determining the precise DEHP content in mice brain tissue after exposure to the chemical,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 exposure range. Primary neuronal-astrocyte co-culture systems were used as in vitro models for chemic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DEHP. Oxidative stress was hypothesized as a probable mechanism involved, and therefore the tot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as a bio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ddition, NeuriteTracer, a neurite tracing plugin with ImageJ, was used to develop an assay for neurotoxicity to provid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neur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neuronal number, neuron count and neurite length, all of which could indicate neurotoxic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1 nmol/L DEHP exposu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OS concentr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neuronal-astrocyte cultures were injured due to exposure to DEHP. In response, astrocyte proliferation (gliosis) was initiated, serving as a mechanism to maintain a homeostatic environment for neurons and protect neurons from toxic chemicals. There is a need to assess the cumulative effects of DEHP in animals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uotake and effects on the human neuronal system from exoosure to DEHP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6.
废弃泥浆中含有化学添加剂、黏土、钻屑、无机盐及含油物质等,pH值较高,一般存放在井场污池内,若管理不善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为减少钻井废弃液对环境的污染,针对塔里木油田自身的地理特征和钻井液类型,选取一套经济有效的废弃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工艺开展先导试验,解决了废弃钻井液处理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97.
在美国,储量巨大的页岩气资源的发现已经给该国的能源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页岩气促使美国由煤炭向天然气转变并帮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据估计,中国拥有更多的页岩气。但中国要利用这些束缚在页岩中的资源是困难的,除非在开采技术上获得显著的进步——包括利用强力计算机模拟页岩油藏的物理性质。 中国定下了宏伟的目标:到2020年,页岩气的产量要由现在的几乎为零提高到600亿立方米,足以达到其全部能源产量的6%。  相似文献   
98.
通过重质油储罐的实体火灭火试验,获得了氟蛋白泡沫液和水成膜泡沫液的供给强度与灭火时间对应关系数据,确定了每种泡沫液扑救重质油储罐火灾的最低泡沫供给强度;以10 000 m3固定顶重质油储罐为例进行了泡沫系统设计计算,将优化设计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主要变化是泡沫发生器数量从4只提高至6~8只,泡沫主管线管径从DN200提高至DN250,泡沫消防泵流量也相应提高。优化后的储罐泡沫灭火系统提高了泡沫灭火能力,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储罐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油品装卸过程中的静电危险性,在两个城市的油库和加油站对油品的装油、卸油过程,以及装油的油罐车从油库向加油站行驶的过程中,油罐车内油品的油面电位进行了静电检测。通过对大量油罐车内油面电位的检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正常装卸油过程中,油罐车内油品的油面电位远远小于标准所规定安全油面电位,有缩短稳油时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0.
以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用氯化锌活化法研究一种柱状污泥基活性炭(CSAC)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条件优化,并选择粉末污泥基活性炭(PSAC)和一种商品煤质碳(MAC)作为对照,考察了CSAC对重金属离子Cu(Ⅱ)和Pb(Ⅱ)及有机污染物硝基苯的吸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CSAC的比表面积及微孔容积分别是306.9 m2·g-1和0.109 cm3·g-1,仅为MAC的36.7%和23.6%,但其对Cu(Ⅱ)和Pb(Ⅱ)的平衡吸附量却远远高于MAC,说明CSAC表面存在的高含量酸性官能团在吸附去除重金属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制备原料相同及制备工艺相似,CSAC与PSAC的理化性质基本相同,两种炭的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较高,对Cu(Ⅱ)和Pb(Ⅱ)均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优于MAC,只是CSA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略低于PSAC;在对硝基苯的吸附实验中,CSAC及PSAC的吸附效率均远远低于MAC,说明在对有机物硝基苯的吸附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同时,所制备的CSAC的稳定度大于95%,易于分离回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适合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