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3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为探讨不同径级油松对气候因子敏感度的差异,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浑善达克沙地油松林40株油松样本建立的大径级(平均胸径34.5 cm)和小径级(平均胸径15.5 cm)油松的年轮宽度年表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的平均敏感度与胸径大小呈线性负相关;不同径级油松的标准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一致性,均表现为与春季温度正相关而与夏季温度负相关,并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当年1~2月、当年9月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当年6月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当年1~2月和8~9月的最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年10月、当年5月和当年7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时,不同径级油松的标准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仅小径级油松表现为与当年6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当年7月的最高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利用树木生态学研究时应该考虑不同径级油松树轮年表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  相似文献   
52.
基于分子标记的油松种群遗传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西5个天然油松种群140个个体的遗传特征,比较了不同种群的多态位点显性频率、遗传多样性指数、基因流和分化系数.筛选的5个ISSR引物和5个RAPD引物共扩增到位点68个,其中多态位点50个遗传参数的统计分析显示,多态位点的显性频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化系数分别介于0.000 0~1.000 0、0.0200~0.500 0和0.003 7~0.615 62:间,表明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是等位基因频率的不同和部分位点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根据油松的种群遗传学特征,认为只有加强天然油松林的生境保护,使其不产生片断化,才能使油松的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53.
西北地区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布于中国西北境内的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等地区10个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油松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甜菜碱、甘露醇)含量、灰分含量、含水量和碳氮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油松叶片δ13C特征及其与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油松叶片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8.68‰~-25.02‰,平均值为-26.82‰,随着降水量增加,δ13C表现出偏负的趋势;油松叶片δ13C值与可溶性糖和灰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片含水量、甘露醇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脯氨酸、甜菜碱和全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叶片δ13C值可以同时反映生长环境和植物体本身水分的亏缺程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各种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积累不是协同变化的,并且灰分含量可以作为δ13C值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54.
以秦岭西部小陇山沙坝林业试验基地为研究点,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林下凋落物分解层(H层)和表土层(A层)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林型林下凋落物分解层各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指标均明显高于相应表土层。随着林龄的增加,除了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外,土壤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FDA水解酶)、脱氢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随林分的发育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征。从幼龄林到近熟林的发育过程中,日本落叶松林下各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指标变化波动性比油松大,说明日本落叶松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和方向。除土壤脲酶与pH值之间以及酸性磷酶酸与速效氮之间以外,6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之间均呈在α=0.05或α=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55.
油松针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O3浓度升高对银杏及油松BVOCs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生长在沈阳市区内的银杏及油松为试材,开顶式熏气室模拟升高O3浓度(80 nmol·mol-1)和正常大气O3浓度(≈30nmol·mol-1)条件,采用GC-FID技术对银杏及油松的异戊二烯和7种单萜类物质的排放速率进行测定,探讨高浓度O3对单株银杏及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增高可以显著提高银杏和油松的异戊二烯排放速率(p<0.05),及银杏△3-蒈烯的排放速率(p<0.05),其分别达到1.96、9.71和0.09 μg·(g·h)-1,而对于其他单萜物质的排放速率,2种树木对高浓度的O3熏蒸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树种不同,排放的BVOCs组成也不同,自然条件下银杏排放的BVOCs以异戊二烯为主,而油松以α-蒎烯为主;高浓度O3熏蒸下油松释放的异戊二烯达到其BVOCs组成的64.73%,增加大气O3浓度改变了树木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比例.因此,O3浓度升高对银杏及油松BVOCs排放规律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7.
杉木人工林针叶养分含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世界许多地区的大气氮沉降出现明显的增加,对森林植物和土壤产生明显影响.在福建沙县,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针叶养分含量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O (N,0kg hm-2 a-1,对照)、N1(N,60 kg hm-2a-1)、N2(N,120 kg hm-2a-1)和N3(N,240 kg 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3a监测发现,相对于NO处理,N1、N2和N3处理分别使杉木针叶平均N含量增加18.25%、11.68%和13.14%,而C/N比值分别下降15.07%、9.96%和12.01%.尽管养分含量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氮沉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针叶中的P、K、Ca、Mg含量,致使N/P、N/K、N/Ca、N/Mg比值上升,影响了针叶的养分平衡.图2表1参33  相似文献   
58.
以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植被类型均能有效地改良土壤,但以豆科灌丛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最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在9种植被类型和一个裸地对照类型中,混合植被配置土壤有机质高于草地和高大乔木纯林;复垦区土壤中以裸地对照区有机质含量最低,油松 柳 沙棘、锦鸡儿和杨 沙棘各种类型的乔、灌混合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植被类型,各种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