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967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80篇
综合类   1115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水是万物之源,然而,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下,改革、完善我国现行水资源的法律保护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要尽快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模式,就必须研究实现这一指标的法律机制,并使科学的法律机制成为目标实现的工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型社会,保护环境和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42.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尽管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存在一些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土污染防治法》,从而不能为中国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地法律支撑和法律保障。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础上,就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3.
本期讨论 中国《水污染防治法》确立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等基本法律制度对于防治水污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84年施行以来,该法历经了1996年和2008年两次修订.  相似文献   
94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2006年底,卫生部会同各有关部门完成了对1985年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工作,并正式颁布了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945.
一些具有环境因素的相邻关系妨害往往被宽泛地理解为环境侵权,从而导致法律适用的不当。国内外的立法表明,环境侵权与相邻关系妨害属于不同的侵权现象,二者适用的法律规范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46.
环境法学研究过程中的"泛道德化"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环境法实践相脱节,另一方面,环境法理论建构中所依托的各种道德理论本身也难以保证长久的科学性,故以道德分析为环境法逻辑起点产生的"创新性"理论在诞生之时就可能"先天不足"。因而有必要从法律实证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避免以道德诉求作为分析起点,在明确环境法价值、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法律工程研究的进路,从"环境损害"这一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入手,运用法律规划理论,对预期社会效用的实现进行理论体系建构,进而为环境法目的的实现路径作出可操作性论证。  相似文献   
947.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适度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不退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在环境管理中就必须以生态承载力为标准判断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环境法应当把生态承载力控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要求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预防应当以生态承载力为依据,确保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不得超过环境容量,并保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超过生态环境在一定时期内的供给能力.这是对执法者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中所享有的过大的自由裁量权的必要制约.然而,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的实施难度较大,除了需要立法的明文规定外,还应当注重研究、建立生态承载力的核算方法体系;此外,还应当对现行环境执法体制进行改革,促使地方环保部门在环境执法中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不当干涉,并积极加强公众参与,通过公众监督杜绝突破生态承载力的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9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评价的延伸和发展,是将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概念。当然环境影响后评价属于企业施工的基本,也是企业为保护环境所建立起的制度,后评价的出发点始终还是以环保节能为出发点。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处于初期阶段,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解决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问题,促进节能理念的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49.
进行了某地粉矿岩试件在单轴条件下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得出该粉砂岩具有瞬弹、衰减蠕变、等速蠕变等阶段特征。通过对西原模型的改进,建立了一个能全面反映粉砂岩瞬弹、衰减蠕变、稳定蠕变的线性蠕变模型,即MCVISC模型。以此为基础,推导了蠕变本构模型三维状态下的有限差分形式。在Visual C++语言的环境下,利用FLAC3D所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进行了自定义模型的程序研制,给出了模型二次开发的程序流程和代码编写中的关键技术,并对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应变量值还是蠕变整体变化趋势,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蠕变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开发的蠕变本构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