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6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防治面源污染的法律措施——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虽然不是最早关注面源污染防治理的国家,但其后来居上,在防治面源污染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内容相互配套,易于操作,惩戒措施极具针对性、层次性,活用经济政策的同时,也强调法律责任.日本政府凭借这些法律措施较好地预防了面源污染.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应加大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力度,尽快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强化环境法律责任,明确主管部门职责,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公民参与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2.
近两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节支降耗"提上议事日程,于是,全国大小企业开始轰轰烈烈地在节支降耗上大做文章,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笔者却在正常现象的背后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煤矿企业把"节支降耗"的眼光盯在了劳动防护用品上,或延长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年限,或随意克扣数量,或干脆发点钱了事.  相似文献   
123.
124.
<正>又是一起重大安全事故!8月31日,上海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8人重伤。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面对如山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当事人无不捶胸顿足、追悔莫及,恨自己当初把安全生产的要求当作耳边风。安全意识是生命的保险闸,无论何时何地,都该牢牢把好这道闸门。  相似文献   
125.
数字播报     
《现代职业安全》2013,(9):64-64
11起8月中旬,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审核通过了挂牌督办的11起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原则同意相关省级人民政府的调查处理结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涉嫌犯罪的83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其中企业68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15人;134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其中企业43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91人,  相似文献   
126.
《劳动法》实施已有10年。10年来,《劳动法》在调整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样,现行《劳动法》的不适应性也逐渐显现,完善《劳动法》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借此机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7.
《安全与健康》2007,(12):I0001-I0005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五章 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相似文献   
128.
煤矿安全生产是大事,煤矿要做到安全生产,首先要解决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问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政治责任意识政治责任的核心是政府机关和公职人员对国家、对人民、对公共利益要负责,为官一任,要保一方平安。现在有的地方对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有新的“  相似文献   
129.
通过介绍环境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并分析<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主管机关错误行政行为的责任承担的缺失,提出如果是环境行政管理机关的错误行政行为导致环境污染或环境损害,应在法律规定中明确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对此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例如承担赔偿责任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0.
简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对《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解读。《条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地方性法规,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生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弥补了生态环境监测立法的空白。《条例》共分6章47条,重点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机构监督管理、网络管理、污染源监测、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等制度,明确了统一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等内容。提出,加快补齐监测网络建设、基层监测能力、污染源执法监测、社会监测机构监管等方面的短板,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推动监测事业依法、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