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6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4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204篇 |
综合类 | 1359篇 |
基础理论 | 88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34篇 |
社会与环境 | 46篇 |
灾害及防治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预防泄漏措施. 相似文献
94.
营养盐对湄洲湾海洋细菌生长及降解石油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烃细菌在添加和不添加N、P营养盐的海水培养基的生物量及对原油和纯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营养盐对不同菌株的生长及代谢有不同的影响.添加N、P营养盐,试验菌PF-6(Pseudomonas fluorescens 6)的生物量增大,而PA-32(P.aeruginosa 32) 的生物量却减少.在初始原油浓度均为1g/L的摇瓶试验中,添加N、P营养盐培养6d,PF-6菌与PA-32菌的除油率分别为25%及26%,而不添加N、P营养盐时,PF-6菌与PA-32菌的除油率分别为21.4%及36.3%.经气相色谱测定,在以正十六烷和萘两种纯烃组成的培养基,营养盐对两个菌株降解正十六烷的影响仍然不同,但在不添加N、P营养盐时,两个菌株对萘均有较高的降解率.无需添加N、P营养盐能正常生长并降解石油烃的菌株,在海洋油污的生物修复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究我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NOx的分布特征,于2015年11月-2016年1月,利用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观测平台,采用Saltzman法对中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NOx日均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中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ρ(NOx)的变化范围为0.001~0.038 mg/m3,ρ(NO)的变化范围为0.001~0.033 mg/m3,ρ(NO2)的变化范围为0(未检出)~0.015 mg/m3.中国东海至南大洋航线海洋近地层大气中,NO是NOx的主要成分.南极圈外海洋近地层大气中NOx的分布特征显示距离陆地越近,ρ(NOx)越高,NO2/NO(二者质量浓度比值)越大,反映出海陆差异及人为污染对海洋近地层大气的影响.远离陆地的南大洋航段ρ(NOx)显示较低的大洋背景值.南桑威奇群岛的火山活动导致附近海域异常高浓度的NOx分布,ρ(NOx)最高值达0.160 mg/m3,ρ(NO)为0.145 mg/m3,ρ(NO2)为0.015 mg/m3.西风带的阻隔导致该区域NOx向周围扩散时,难以穿越西风带,向南极大陆边缘扩散的趋势更加强烈,影响大范围南大洋近地层大气NOx分布.人为活动可能是南极半岛和中山站附近海洋近地层大气高ρ(NOx)和高NO2/NO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
秦皇岛沿岸富营养化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1986~1990连续5年、每年3次的监测资料,以COD、无机氮、无机磷为指标,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秦皇岛沿岸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沿岸海域枯水期已这富营养水平,丰水期、平水期水质较好。N/P比值表明,无机氮是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97.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资源予以科学高效的开发利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让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确保可持续战略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了新时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以及2018年6~8月在嵊泗岛屿共采集70个大气总悬浮颗粒(TSP)样品,利用离子色谱法分析TSP样品中水溶性离子(主要包括:Na+、 K+、 NH+4、 Mg2+、 Ca2+、 Cl-、 SO42-、 NO-3和MSA)的质量浓度,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离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东海背景站水溶性离子组分的化学特征、季节差异以及主要来源.结果显示,观测期间TSP和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质量浓度均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冬季和夏季的总水溶性离子(TWSII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5±16.3)μg·m-3和(8.8±3.8)μg·m-3.二次离子(NO-3、 SO4<... 相似文献
99.
海洋温度锋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尺度海洋现象,是影响海洋热量交换与物质运输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实现其精准检测是分析海洋锋时空变化及海洋气象动态监测的重要基础。海洋混合、温度变化缓慢导致海洋温度锋具有小目标、弱边缘的特性,针对传统的边缘检测和现有的深度学习方法存在形态刻画不准确和像素误检等问题,本文提出M-PSPNet多尺度海洋温度锋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Multi-ResNet),在保留浅层学习网络中获得的空间、位置特征的同时,结合深层网络获取的语义特征,提升模型对边缘轮廓、位置信息的检测能力;此外,该方法引入Diceloss与Focalloss组合的混合损失函数DFloss,引导模型注重预测结果与标注值的像素级差异,提高锋面像素检测的准确性。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实验模型设计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M-PSPNet多尺度海洋温度锋检测方法的交并比、查全率、查准率和F1值4项指标分别达到了78.79%、89.59%、86.95%、88.25%,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比方法;相比采用Res...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生态补偿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Tobit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对2006-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生态补偿效率开展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6年中国总体海洋生态补偿效率平均值为0.633,处于中等效率水平,随时间呈“下降-上升-稳定”的趋势;海洋生态技术进步依旧是海洋生态补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驱动力,但面临一定的技术效率损失;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对海洋生态补偿效率值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城市化率、进出口总额占比和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对海洋生态补偿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海洋生态补偿效率的空间聚集性增强,区域不平衡性有所收敛,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