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61.
淮河源区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地被植物种类繁多,选取该地区有代表性的12种典型地被植物,进行应用表现情况调查和竞争力量化评价,选用园林地被植物权重(以分布面积计)、园林地被植物养护的投入和园林地被抗杂草入侵能力三个量化指标,计算得出竞争力指数。研究表明淮河源区园林地被植物栽植后5—10年,其竞争力的强弱可充分表现出来,其中木本植物整体竞争力大于草本,而藤本植物竞争力最强。但也有少量草本如红花酢浆草,竞争力超过部分木本植物,值得大量推广运用。根据淮河源区园林地被植物群落竞争格局与过程,在进行园林工程实践中充分考虑园林地被上杂草和地被植物自身竞争力状况,降低园林工程中化学药品的使用和能源消耗,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2.
生态流量对维系河流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计算淮河干流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淮河干流生态流量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生态流量监测系统、完善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制定生态流量调度方案、严格河道外用水管控、加强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淮河干流生态流量保障措施,为淮河流域制定生态流量保障对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3.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并对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显示,2000-2010年期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按相对管理绩效水平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其中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最高,且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最快;2005-2010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仍然最高,而山东省绩效指数年均增长最快。研究表明,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受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4.
淮河流域暴雨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958~2007年淮河流域16个地面测站50 a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线性趋势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淮河流域暴雨分布的时空规律和波动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淮河流域暴雨日数呈现3个阶段,1958~1964年和1994~2007年为暴雨日数增长期,1965~1993年为暴雨日数减少期,且大多数年份正负距平约1~2 a交替出现,淮河流域暴雨日数在进入21世纪以来明显增加;(2)淮河流域6~8月份暴雨量偏多的年份有13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洪涝也较为频繁,尤其2000年以后雨量明显增加;(3)Morlet小波的时频变化规律研究显示,淮河流域显示出一定的周期性时间序列,2、5、15、27 a是重要的周期性时序,淮河南北两部分表现出不同的暴雨发展趋势,淮河南部地区是暴雨中心地带,南强北弱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65.
淮河干流河南段水质预测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河干流在河南省境内总长417 km,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淮河干流水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水体扩散理论,建立了淮河干流水质预测相关模型,并进行了科学验证。对淮河干流河南段氨氮、化学需氧量衰减系数及富氧和耗氧系数4个项目开展现场试验及科学分析,为水资源保护规划中计算水体纳污能力、预测污染物浓度、制定污染物控制方案等提供坚实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生态系统服务成为促进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的有效管理中介.采用市场价值法、水量平衡方程法、InVEST模型和HSI模型对1995—2015年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食物供给、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生境质量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变化与相关原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各生态系统服务分布呈现较大时空异质性.食物供给功能分布具...  相似文献   
67.
梁园园 《环境教育》2004,(11):66-67
淮河水污染治理始于1994年,是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第一战役,从此揭开了我国大规模向水污染宣战的序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洽淮十年来,沿淮四省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下降,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过去淮河流域高速度的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十年淮河治污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68.
淮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GC-ECD对淮河江苏段表层沉积物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w(OCPs)为8.88~16.22 ng/g;组分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六六六类(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农药的来源可能与早期土壤的残留或大气远距离输送有关,滴滴涕类(DDTs)污染除了来自早期土壤残留外,近期可能有新的含DDTs农药成分的物质输入;相关性分析揭示总有机碳(TOC)是影响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的重要原因;与国内不同地区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相比,淮河江苏段有机氯农药污染水平中等;与淡水水域沉积物质量标准对照发现,其对水生底栖生物危害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9.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首先简要介绍了淮河流域的自然和水环境背景,然后分析了干流区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最后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0.
历史上治黄治淮的环境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