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66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东亚酸沉降中国网湿沉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酸沉降监测网是由日本于 1 993年发起并组织 ,我国于 1 999年 4月开始参加该网络的试运行监测工作。文章针对我国 1 999年度重庆、西安、厦门和珠海四城市湿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12.
环境测试设备中湿度传感器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在环境测试设备中采用干湿球法和湿度计法测量相对湿度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干湿球温度计在环境测试设备上适用的原因,并指出了在高温高湿的标准湿度范围内,应用千湿球法测量相对湿度是准确可信的,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13.
通过采用现场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电气设备负荷-设备温湿度-室内环境参数-室外气象参数”的数值分析模型,本文揭示了江苏地区采用标准化方案建设的110kV模块变电站内部实际热湿环境问题现状和产生机理,确定了多因素影响下内部环境热湿传递过程规律及气流组织分布。结果表明中午12时至下午18时由设备损耗发热导致室内温度具有明显滞后现象,电容器、主变压器损耗发热量周期分别为48h和24h,与损耗发热量变化对应的室内温差分别为3.6℃和5.8℃;研究发现露点温度范围在(23.0~26.0)℃,温度控制阈值应高于露点温度以避免设备凝露;自然通风形式下热羽流现象导致设备上方空间存在积热区,同侧下进上出的通风形式导致气流短路现象。  相似文献   
614.
为探讨不同热湿环境下矿工注意力对应急决策的影响,模拟了4种不同工况环境,召集了11名被试,运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共进行了44次脑电图记录。结果表明,体感温度在26~36℃被试可以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水平,能够针对突发事件迅速且正确地做出决策。随着温湿度的升高,α波的平均功率不断增加,β波在工况三达到峰值后减小,脑地形图中β波在工况三占比最大;注意力水平(P(SMR+Middle β)/P(θ))随温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工况三时注意力水平最高,工况四时与其相比降低了69.6%。相关性分析显示,温湿度与任务完成时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对热湿环境下矿工的应急决策研究能够为深井采矿工人的安全和保护提供参考,降低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15.
通过对2020年位于洱海湖区周边4个站点大气降水的实地监测,定量揭示了大气湿沉降不同形态氮素(TN、DTN、AN、NN、NIT、PN)的浓度和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氮素沉降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而明确了大气氮湿沉降对湖区外源性氮素输入的贡献程度,评估了氮素湿沉降入湖负荷对湖区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监测点降水中氮素浓度年内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总氮浓度为0.18~8.73 mg/L,平均浓度为1.34±0.686 mg/L,氮素浓度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变化规律;氮素湿沉降通量月际变化大致呈M双峰型,沉降通量峰值出现在浓度最低但降雨量最大的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沉降通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沉降通量AN/NN为1.97,农业生产活动的氮素排放是湿沉降的主要来源;2020年洱海湖面湿沉降总氮直接输入负荷量约为170.11 t,其中铵态氮86.86 t,硝态氮51.58 t,总氮直接入湖负荷约占流域农业面源排放量的6.18%。  相似文献   
616.
为了解决矿井机电硐室热害问题,基于局部排热降温方案,研究风流与喷淋液滴热湿传递规律,通过引入体积换热系数,建立两相流热湿传递模型,并推导单个液滴粒径演变方程。利用上述理论关系,结合试验数据,开展数值仿真,量化液滴粒径及速度、水气比、风速和相对湿度对热湿传递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体积换热系数是空气流速、液滴粒径及速度和水气比的函数;减小液滴粒径不仅可以有效增大气液接触面积,还可以增大体积对流换热系数,但也加快了气液相对速度的衰减,减弱了两相掺混强度,进而引起体积换热系数迅速衰减,影响热湿传递进程和速率;存在临界粒径,使得液滴-空气在减湿冷却过程中气液终态温湿度趋于一致。基于工程背景,得到在排热风温为50℃,喷水初温为25℃条件下,临界液滴粒径为243μm,喷水室临界尺寸为0.6 m时,可使风温降低10℃。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机电硐室降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7.
提出一种大跨度悬索桥钢箱梁除湿系统的湿源定位算法,以求在确定湿源的位置后精准送风。该算法通过钢箱梁内部传感器测量的温湿度数据,建立并求解伴随场微分方程组,再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法采样的结果确定湿源的最大可能位置,并与算例中的湿源位置相比较,验证定位算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湿源定位算法求得的湿源位置与算例较为吻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18.
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对流动与传热进行多物理场耦合,通过粒子追踪对失踪粒子的位置进行标记,对316L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这两类材质换热器在不同入口烟气流速和冷却水流速下的冷凝除湿效果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烟气流速<6.0m/s时,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换热器出口烟气含湿量和冷凝率的变化幅度小于316L不锈钢材质的换热器,前者的冷凝除湿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特别是在冷却水流速≥0.6m/s时这种优势更为明显。冷却水流速<0.4m/s时,316L不锈钢换热器出口烟气含湿量下降得较快,聚四氟乙烯换热器出口烟气含湿量则在入口冷却水流速≥0.4m/s时下降得较快,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冷却水源及热量回收、建设成本及运行成本,建议将冷却水流速控制在0.4m/s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