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二氯苯在盐水溶液中活度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杰  梅乃辉 《环境化学》1998,17(4):370-37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5.00±0.001℃下间位和对位二氯苯在HCOONa,CH3cOONa,(NH4)2SO4,MgSO4和Na2SO4水溶液中活度系数(f),它们的lgf-C关系符合Setschnow盐效应公式。  相似文献   
72.
通过热力学的方法,研究了水溶性有机酸对萘的溶解度及迁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萘的溶解度和萘由纯水向不同浓度有机酸溶液的迁移能力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趋势并非简单的线性增加,当有机酸浓度超过一定数值后,萘的溶解度会突然增大,迁移趋势会明显增加.这种变化与在稀溶液中形成的水包有机酸笼合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3.
利用2012年12月在青岛采集的31个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分析其中11种微量元素的总浓度和溶解态浓度,讨论了沙尘负载、气溶胶来源、酸过程及天气条件对微量元素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e和Al的溶解度<5%,Pb、Ba、Bi的为10%左右,Cu、V、Cd、Mn的为20%~30%,Zn和As的约为40%.随着沙尘负载量的增加,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度呈规律性递减.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正矩阵因子分析(PMF)结果显示,受人为源影响的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度明显高于受沙尘源影响的,受二次生成源和海洋源影响的的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度明显高于受土壤源影响的.大气酸过程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关性分析表明,SO42-、NO3-和有机酸等酸组分均对微量元素溶解度有一定影响.霾天时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度明显低于雾天的,其原因为酸组分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更能促进微量元素溶解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
四溴双酚A的水溶性与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摇瓶法研究了pH值和金属离子对四溴双酚A(TBBPA)表观溶解度(SW*)的影响,并以摇瓶法考察了TBBPA在辛醇/水体系的分配行为,以及pH、pH与腐殖酸复合作用对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表观溶解度受pH控制,在酸性条件下(pH<6.0)TBBPA水溶解度为0.15 mg·1-1,随着pH值增加,TBBPA逐渐解离,表观溶解度变大,pH在6.5-7.5范围内其Sw*-pH曲线呈指数增长趋势,pH7.5左右SW-pH曲线发生突变,pH 8.5后增长趋势平缓,pH 9.1时表观溶解度为26.5 mg·1-1.金属离子在pH值介于6.5-7.5之间会增大TBBPA的表观溶解度,pH 8.0后增溶作用减小.TBBPA的辛醇/水分配系数(1gKOW)为5.20,随pH值增大,TBBPA倾向于进入水相,pH值介于7.0-8.0时表观辛醇/水分配系数(lgDOW)随pH值增大以近线性趋势减小,且由此求得TBBPA的pKa1=7.2;腐殖酸能增大TBBPA的亲水性,且这种影响跟pH值和腐殖酸浓度有关,低浓度腐殖酸对TBBPA亲水性影响不大,随着腐殖酸浓度增大,TBBPA的亲水性显著增大了,但这种由腐殖酸浓度引起的TBBPA亲水性差异随pH值增大而缩小.  相似文献   
75.
搭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东北部共享航次(NORC2017-05),于2017年6月9日-8月11日在南海东北部采集气溶胶样品,使用淋溶装置得到气溶胶中微量元素(Al、Fe、Ti、Cr、V、Ba、Mn、Co、Ni、Pb、Cu、Zn)的溶解态浓度和溶解动力学曲线,混酸消解后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得其总浓度,并计算溶解度和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态浓度、总浓度和干沉降通量均小于大多数陆架边缘海.微量元素溶解度相对较大,原因主要是气溶胶颗粒经过长距离输运后粒径较小,且经历的大气酸过程和云过程对元素溶解度影响显著.气溶胶中微量元素在Milli-Q水中25 min左右达到溶解平衡,后续以pH=2的HCl淋溶.酸淋溶过程中大部分微量金属的溶解度略有增加,约占水溶出量的30%~50%,而Pb在酸溶液中显著溶出,酸溶出量可达水溶出量的140%,表现出潜在的环境效应.夏季大气气溶胶输送的Fe占南海东北部混合层溶解态Fe的0.13%~6.00%,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具有一定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76.
孔令冬  祁建华  张旭 《环境科学》2022,43(12):5387-5398
利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青岛地区采集到的42场降水共计54个样品,分析了雨水中Al、Fe、Zn、Cu、Pb、Ni、Cd和V等8种金属元素的浓度、溶解度、来源和影响因素.除Al、Fe和V主要来自自然源外,其余金属元素受自然源和人为源的综合影响,浓度变化较大.其中,常量元素浓度ρ(Al)和ρ(Fe)的平均值为(710.9±969.4)μg·L-1和(409.1±503)μg·L-1;微量元素浓度ρ(Zn)、ρ(Ni)、ρ(Cu)、ρ(Pb)、ρ(V)和ρ(Cd)的平均值分别为(71.7±37.9)、(8.9±14.4)、(7.5±8.5)、(1.8±2.3)、(1.6±1.6)和(0.1±0.1)μg·L-1.金属元素的溶解度特征与浓度不同,微量元素的溶解度普遍高于常量元素,Ni、Cu、Zn和Pb的溶解度较高,分别为(44.8±28.2)%、(36.2±28.3)%、(34±28.6)%和(14.1±11.8)%;Al和Fe的溶解度较低,分别为(6.5±11.8)%和(6.1±15.8)%.在连续降水过程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和溶解度变化较复杂.由于Al和Fe在大气气溶胶中本底值较高,从降水初期到降水中期,Al和Fe的浓度平均值没有明显变化,在这8种元素浓度总和中占比增加1%~3%,而微量元素浓度明显下降,Cu和Cd浓度下降约80%.当降雨量>20 mm时,Al和Fe的浓度迅速降低,相较于初期下降约1/3,而此时Zn、Cu和Pb等元素的去除率基本饱和,金属元素总去除率为20%~60%.除Al外,其余元素的溶解度均随降雨量增大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与降水频次、降雨量和金属来源等因素有关.青岛地区降水中的金属元素的来源从高到低依次为二次气溶胶和生物质燃烧(37.28%)、海盐气溶胶(29.21%)、扬尘(17.91%)、船舶及石油工业(8.36%)和汽车尾气排放及其它活动(7.24%).  相似文献   
77.
二英分子结构-水溶解度相关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成刚  蒋新  颜冬云  卞永荣 《环境科学》2007,28(11):2651-2656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多氯二苯并对二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的电子结构进行了优化,相应量子化学参数,即平均分子极化率(α)、熵(S)、极化率和四极矩的张量分量(αxxαyyαzzQxxQyyQzz)等用于该类化合物水溶解度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研究;基于内部误差一致的实验值,成功建立了3个QSPRs,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 .977、0 .968和0 .961;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 .968、0 .959和0 .946.模型分析表明,水溶解度主要与分子体积有关,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不同QSPRs预测值间的差异可能与模型中预测变量本身性质和可获取实验值的有限性有关.与新近发展的QSPR相比较,本研究模型性能均有提高,这可能与B3LYP/6-311G**精确计算电子性质和模型中引入四极矩张量分量有关.  相似文献   
78.
分析了2017-11~2018-01在青岛采集的气溶胶样品中总磷(TP)、溶解态总磷(DTP)、溶解态无机磷(DIP)和溶解态有机磷(DOP)浓度,讨论了来自北方快速移动的干冷气团(NS)和局地停滞性暖湿气团(LS)中气溶胶P浓度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原因.TP浓度在NS和LS气溶胶中分别为(137.3±49.3)ng/m3和(115.8±45.8)ng/m3,DTP对TP的贡献(即P溶解度)分别为(20.7±5.6)%和(45.9±15.7)%.DTP中以DIP为主,其贡献在NS和LS气溶胶中分别为65.6%和55.3%.NS气溶胶中人为源P对TP的贡献为69%,略低于LS气溶胶中的72%.LS气溶胶中较高的酸化程度和相对湿度(RH)以及较慢的气团传输速率是其P溶解度显著高于NS气溶胶的原因.RH<60%时,无论酸化程度高低,P溶解度不超过30%;RH>60%时,酸化条件下,高的相对湿度和低的气团传输速率有利于显著提升P溶解度.因此,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可能提高了我国近海大气生物可利用P的入海通量.  相似文献   
79.
对K-Ca-Mg-Cl-H2O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进行了研究。以一定浓度氯化钙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结晶的方式,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和温度下硫酸钙过饱和度与结晶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与之平衡的溶解度,从而确定该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宽度,探讨了影响结晶介稳区的因素,以及硫酸钙结晶和结晶相与复合盐溶液浓度、温度、结晶介稳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混合胺MEA+DETA吸收CO2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EA为主体,DETA 为添加剂,考察1 h内,在温度298~338 K,压力300~700 kPa,混合胺溶液初始浓度(质量分数)4%~20%范围内,MEA+DETA不同配比的混合吸收剂吸收CO2的特性。获得MEA+DETA混合胺吸收CO2的最佳吸收条件为:308 K、500 kPa、总胺质量浓度为20%,MEA与DETA 的配比为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