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81.
5月10日,在扬州进行督查的省安全生产百日专项行动第一督查组要求扬州市要做到督查和工作两不误,以严格督查促进工作,以务实工作保障督查,确保奥运火炬在扬传递活动期间的生产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82.
为了减少振动试验中的误差传递,介绍了振动夹具的设计,探讨“沙埋型”夹具在振动试验中的运用,并对夹具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评估。  相似文献   
183.
基于Labview软件,开展热电偶探测、紫外火焰探测、离子火焰监测系统对火炬长明灯火焰响应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火焰监测系统的响应信号,得出以下结论:热电偶监测技术响应时间较长;紫外监测技术响应时间为2-4s,但其输出电压值较小,且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法区分高空点火器火焰及长明灯火焰;火焰离子监测技术响应时间为2-6s,输出信号强,容易实现火焰燃烧状态的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184.
185.
186.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及气化等离子技术处理废物的工艺系统。采用气化及高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物,可彻底焚毁废物中的有机物,减少污染排放,回收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7.
基于光纤光栅的感温传感技术对隧道火灾准确、快速报警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精度等自身参数外,着火点向四周的热能传递特点、不同的风载条件下的热能传递特点等对传感器的测量输出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隧道现场试验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得到了火灾热源与传感器在不同距离下传感器感知到的热能分布特性,以及在不同风速载荷下隧道内温度的分布和扩散特性。结果表明,光纤光栅探测器温升梯度的稳定态值与探测器到热源之间的距离成指数关系。在风载为3 m/s时,着火点的热辐射峰值点沿风向下偏了约5 m;风载为5 m/s时,下偏距离达到10 m,为更加合理的火灾传感器设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8.
在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和抗震救灾中,中国"80后"、"90后"年轻一代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阳光形象一改人们认为"他们盲目、脆弱、娇生惯养甚至心理焦虑"的偏见,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189.
今年3月29曰是全国第26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曰。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一直都是中小学生亟待提高的素养,然而,通过适当的安全教育,学生不仅能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还能成为“我要安全”的首席安全官,进而成为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  相似文献   
190.
为探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在水生生物中的富集传递效应,选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研究对象,开展蛋白核小球藻对NP的富集效应实验,及NP在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溞体内的传递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P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 h半数效应浓度(96 h-EC50)为3.13 mg·L~(-1),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NP对大型溞的48 h半数效应浓度(48 h-LC50)为37.41μg·L~(-1),属于高毒类化合物。蛋白核小球藻暴露于0.05 mg·L-1NP 4 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 144.93,富集量为252.2μg·g~(-1),在12 h内对NP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达12 053.64,富集量为1 181.73μg·g~(-1)。以0.05 mg·L-1NP中暴露4 h后的蛋白核小球藻为饵料投喂大型溞7 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3.6μg·g~(-1)。0.05 mg·L~(-1)NP直接暴露组大型溞暴露10 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4.02μg·g~(-1)。蛋白核小球藻对NP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能够通过摄食过程将NP传递到大型溞,经传递的NP能够显著抑制大型溞的生长、繁殖、摄食等生命活动。论文为评估NP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污染风险和富集传递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