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7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3064篇
安全科学   493篇
废物处理   459篇
环保管理   272篇
综合类   4977篇
基础理论   936篇
污染及防治   1832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湖泊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长江中下游太湖、巢湖和龙感湖等3个湖泊表层沉积物(0~1cm)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沉积物对湖水中磷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沉积物表面特性和化学组分等因素对磷的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快吸附过程的前1~2h之内;湖泊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基本符合修正后的Langmuir型等温方程,不同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本底磷吸附量(QNAP)以及磷饱和吸附量(Qmax)差别显著,与采样点所处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同时,沉积物的饱和吸附量与比表面积、活性铁、铝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2,0 98,0 78和0 96;活性铁、铝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之间也有较好的正相关性;颗粒物Zeta电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22.
对氨基偶氮苯盐酸盐(PABS)是生产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在PABS生产过程中,排放出高浓度(COD4万~8万mg/L)、高色度(4万~8万)、高毒性(含苯胺和对氨基偶氮苯)和高氯(Cl-4万~10万mg/L)的废水。利用中和沉淀—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进行了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999%,降到20以下;出水中基本不含对氨基偶氮苯(PAB);出水中苯胺的浓度降到3mg/L。GC/MS分析的结果表明,乙醇脱附液中苯胺是最主要的有机物,所以利用该工艺能实现苯胺的回收。  相似文献   
223.
有机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总被引:91,自引:0,他引:91  
本文简单介绍了膨润土的基本性质,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吸附水中有机物的性能、机能、规律及影响因素,有机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224.
该文以悬铃木为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炭,以尿素为前驱体,采用不同的热解温度(400、500、600、700、800、900℃)制备含有不同活性组分比例的氮掺杂生物炭(NCX)。NCX作为催化剂被首次用来深入研究过一硫酸盐(PMS)和过二硫酸盐(PDS)降解水中双酚A(BPA)的不同活化机制。在PMS+NCX体系中,较低制备温度的NC500便能够表现出对BPA去除的优异催化性能,而在PDS+NCX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升高,NCX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逐渐提高。化学淬灭试验、电子顺磁共振以及NBT测试证明在PMS+NC500体系中1O2和O2·-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ROS),而在PDS+NC900体系中,O2·-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通过一系列的电化学测试,作者发现在两体系中降解BPA的过程中均存在非自由基途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225.
微塑料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该文采用批量实验研究了3种粒径(13、48、150μm)聚乙烯微塑料(PE-MPs)存在时土壤对Cd的吸附解吸行为,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探究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PE-MPs对土壤吸附Cd2+的影响表现为:抑制Cd2+的吸附,促进Cd2+的解吸,且当PE-MPs剂量较高或粒径较大时,这种影响更明显。无论是否存在PE-MPs,土壤对Cd2+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说明其过程均为受化学吸附控制的多层吸附。土壤对Cd2+的吸附机制主要为表面络合和沉淀作用,PE-MPs能覆盖土壤表面的活性位点,干扰Cd2+与土壤中含氧官能团相互作用,进而减弱土壤对Cd2+的化学吸附。PE-MPs能增强土壤中Cd的流动性,增加Cd对土壤生态系统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26.
为了考察污泥基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 ZVI/SB)对铀(U(Ⅵ))的去除性能与机理,该文研究了环境条件对nZVI/SB除铀的影响,发现在初始pH为5、投加量0.2 g/L、温度313 K、吸附时间4 h条件下,n ZVI/SB对U(Ⅵ)的吸附量最大(231.80 mg/g)。nZVI/SB对U(Ⅵ)的吸附过程与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nZVI/SB去除U(Ⅵ)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铀去除方式包括吸附和还原共同作用。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nZVI/SB对U(Ⅵ)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表明nZVI/SB复合材料用于含U(Ⅵ)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27.
为探讨生物炭对厌氧消化的强化作用影响,该研究以土霉素菌渣为底物进行厌氧消化,采用外源添加生物炭解决传统厌氧消化效率低、稳定性弱等问题,通过系统产气量、稳定性及微生物群落变化来说明生物炭和零价铁改性生物炭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单独加入生物炭与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均可降低体系内的氨氮浓度,促进VFAs的转化与消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产气效率分别提高20.74%和15.49%,达到115.20 mL/g以上。此外生物炭对残留土霉素的去除也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去除效率分别提高2.37%和4.82%,最终体系残留土霉素含量降到10 mg/L以下;加入生物炭零价铁后,产酸菌和产甲烷古菌在门水平丰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加强厌氧消化产甲烷的过程。  相似文献   
228.
为实现水产养殖尾水中低浓度磷酸盐的快速高效去除,该文构建了基于活性炭负载纳米羟基氧化铁(FeOOH@AC)的固定床吸附除磷装置,探究了盐度、进水磷酸盐浓度和流速对固定床动态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FeOOH@AC固定床对工厂化海水养殖尾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水中磷酸盐初始浓度为0.75 mg/L时,FeOOH@AC固定床处理90 min后,水中活性磷酸盐浓度可以降到0.05 mg/L以下,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FeOOH@AC固定床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随盐度降低而增加,当待处理水的盐度从30降低至5时,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可以从69%提高至94%。同时,进水磷酸盐浓度和进水流速减低,使FeOOH@AC固定床到达吸附穿透点和吸附耗竭点的时间会延长。此外,经NaOH再生处理后,FeOOH@AC固定床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效果。在应用于海水养殖尾水实际处理时,FeOOH@AC固定床可高效去除尾水中的磷,实现磷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29.
从含酸废水中回收醋酸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各种从含酸废水中回收醋酸的工艺,对萃取法和吸附法回收醋酸工艺的主要工艺过程、应用范围和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30.
为确定减少氰化物残余水平的工程技术条件,使其低于加拿大饮用水水质规定的可接受最大浓度(MAC):0.2mg/L,研究了颗粒状活性炭(GAC)对水溶液中低浓度氰化物(≤1mg/L)的吸附,经过30h的连续混合,吸附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其初速率随活性炭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一般而言,吸附量与pH值无关(附在pH8-9内略有增加外);当氰化物浓度>0.3mg/L,吸附量与氰化物溶液浓度呈线性增加;<0.3mg/L则与溶液浓度的一个幂次方成正比,而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等温线指出,氰化物浓度对吸附的影响与单位粒状活性炭的吸附量成正比,增加次氮基三乙酸(NTA)达10mg/L以上时,对吸附无影响,但胡敏酸、Ca(Ⅱ)Mg(Ⅱ)Ml(Ⅲ)和Fe(Ⅲ)可减少吸附量的30-50%,GAC吸附氰化物的可能机制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意义已被认可,包括CN^-在内的吸附机制是离子交换,象HCN分子这样的氰化物吸附是通过与含氧官能团(如-COH)形成氢键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