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82篇 |
免费 | 1191篇 |
国内免费 | 8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9篇 |
废物处理 | 698篇 |
环保管理 | 1241篇 |
综合类 | 5896篇 |
基础理论 | 338篇 |
污染及防治 | 791篇 |
评价与监测 | 442篇 |
社会与环境 | 134篇 |
灾害及防治 | 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39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99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42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265篇 |
2017年 | 279篇 |
2016年 | 356篇 |
2015年 | 392篇 |
2014年 | 723篇 |
2013年 | 445篇 |
2012年 | 502篇 |
2011年 | 519篇 |
2010年 | 418篇 |
2009年 | 399篇 |
2008年 | 470篇 |
2007年 | 414篇 |
2006年 | 372篇 |
2005年 | 350篇 |
2004年 | 303篇 |
2003年 | 354篇 |
2002年 | 305篇 |
2001年 | 303篇 |
2000年 | 273篇 |
1999年 | 212篇 |
1998年 | 211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63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90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5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俄勒冈州《能源设备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和加州《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立法进行简要评价,并就中国气候变化立法提出相关建议。《能源设备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是美国国内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第1部立法,该标准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相衔接,标准执行具有灵活性;《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注重消费者权益保障,以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要与现行污染物防治制度、能源制度相协调,并探索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422.
该技术由日本大限煤气公司研制成功,并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工业化应用,它利用氧(空气)和催化剂,将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和污泥及厨房垃圾完全无害化分解,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利用水中有害物质的氧化热,根据设备规模还原成工艺热源或制成蒸汽回收能量,与国内传统的生化处理和焚烧法相比,CWO无需经过高温,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嗯英和污泥等,不产生二次污染。由于对高浓度有机物进行直接处理,与传统的废水和废弃物处理系统相比,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管理,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23.
424.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中国推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能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点,在城市层面推动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强化环境保护是发展的基本要求.鉴于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高度关联性,在管理方面要求对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管理,充分强调能源经济效率和环境制约因素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能效标准和排放绩效标准,为城市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25.
本文介绍了中草药煅炒工序的烟气治理方法的试验与结果,同时给出了用于煅炒工序烟气治理的实际工艺流程及特性参数;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26.
飞灰烟气脱硫及其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飞灰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将烟气脱硫与湿式除尘结合起来,利用飞灰中的碱性物作脱硫剂,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行费。文中介绍了确定飞灰脱硫的可行性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可供有条件采用飞灰脱硫者借鉴,亦可作为利用碱性废渣脱硫者参考。 相似文献
427.
428.
在调查燕山石化废水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污染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燕山石化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基本可实现达标排放;废水主要污染源是辅助装置及生活污水,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化工一厂和炼油厂;主要污染物外排口是东沙河外排口;首要控制的污染物为COD,与国家“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相同. 相似文献
429.
甲烷是第二大重要的温室气体,而生活垃圾填埋场是第三大甲烷人为排放源。因此,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监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气体对流扩散规律,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通量箱法、微气象法、质量平衡法、示踪气体羽流法与气体羽流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但新的监测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