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10月24日,辽宁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传达了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总结了近年来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实施"蓝天工程"为重点,安排部署了今后工作。辽宁省省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省长谭作钧作工作报告,副省长赵化明出席会议。近年来,辽宁省以保障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宗旨,以辽河治理和污染减排为重点,启动和实施了碧水、青山和蓝天3项环境治理工程,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陈政高在讲话中指出,"碧水工程"主要是辽河流域治理,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今年年底将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退  相似文献   
22.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保形势,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环保问题现状,从立法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环保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正前不久,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在2015年环境权益维护实践情况通报会上说,"2015年是环境公益诉讼元年,经过多年探索和推动后,在立法层面已经基本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社会组织正在以原告、支持起诉方或资金支持方等角色参与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所谓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  相似文献   
24.
自然资源利用权从产生的途径上看应属于特许物权,从内容和功能上看应属于准用益物权,两种物权属性并不相互排斥。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双重物权属性符合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5.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和公民环境意识、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公众越来越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维护自身环境权益。那么,作为大众舆论的新闻媒体,在环境维权中有着怎样的功能和作用呢?  相似文献   
26.
绿色思想     
《绿叶》2012,(9):116
程洁通过公开环评报告,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环评,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审批寻租,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周训芳走出目前的环境信息公开困局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主动适应公民环境权的发展趋势,尽早实现环境管理模式的生态化,使环境信息成为福音,而不是负累。申进忠政府作为义务主体来推动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也是欧盟等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所采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7.
伴随《刑法修正案(八)》对生态环境犯罪法益的立法转向,有条件地承认了环境资源即是刑法所值得保护的利益.生态环境犯罪法益理论侧重法益恢复与轻缓刑罚的思想与恢复性司法的利益平衡、犯罪人再社会化具有目标一致性,因而相互契合.恢复性司法应用于生态环境犯罪的探索正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开展,然而实践中仍然存在适用方式法律依据不足、适用...  相似文献   
28.
基于生存需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权作为一种环境权,与权利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该权利受限,将危及权利人的生存,因此,限制该权利的主体就有义务补偿权利人的损失。这种补偿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将水资源纳入市场配置的轨道,实行政府管理下的水资源市场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无视国家环保法律,不顾当地环境容量,致使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频发,直接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200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每年围绕解决一两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4年来,环保总局、发改委、监察部、司法部、工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电监会等国务院七部委和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落实积极行动,先后在重点行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城市污水处理厂、“十五小”企业、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开展环保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2007年,环保专项行动进入第5个年头,是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关键性的一年,也是持续开展4年的环保专项行动见成效、结硕果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专项行动寄予厚望,各部门更应全力以赴,打好环保专项行动攻坚战。  相似文献   
30.
李挚萍 《环境》2012,(2):16-18
时代呼唤环境权早在1972年, "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庄严宣布: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这是国际法文件上首次明确了环境权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