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危险物质管理控制的国际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修棋 《环境保护》2002,(11):11-14
本文论述了危险物质管理控制的国际法产生的背景和共同特征,进而详细论还了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废物等三类物质的现有国际法内容,指明了对这类物质的风险评估、登记和分类、国际贸易以及跨国运输、转移的有关规则。  相似文献   
162.
试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斌 《环境保护》2002,(6):17-20
风险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中一个用途广泛而又争议颇多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虽然对这一原则已达成初步共识,但在具体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盲点和争议。本文从研究各种国际公约对风险预防原则的阐释入手,具体剖析了风险预防原则的四个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指出风险预防原则本身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3.
中国环境法的实效分析:从决策机制的角度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决策机制为轴线,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法实效缺陷的表现形式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然后又从体制、制度公众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环境法实效不佳的原因,最后指出,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增强我国环境法实效的必由之路,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4.
美国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谦 《世界环境》1999,(3):17-18
公众参与原则是目前各国环境法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原则。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宣言》明确提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应当让人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度”。美国环境法在很多方面都是走在世界前列,其中普遍规定在各种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公民诉讼条款更是美国环境法的一大特色。该制度赋予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揭发企业违反法定环保义务或督促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积极执法,是公众参与原则在立法上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对美国环境法上的该…  相似文献   
165.
环境利益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忠辉 《环境》2003,(12):44-45
环境利益作为人类利益需求之一种,它的流变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利益需求的这两个特点。本文拟通过对环境利益在。民法一经济法一环境法”这一基本脉络中的表现的考察,阐述环境利益的历史流变,从而证明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66.
论环境立法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劲 《环境保护》2001,(8):10-12
在科学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立法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人类生存的作用,有关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立法目的上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有必要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环境立法的价值。本文认为,调整社会各部门的既得利益,公平地分配人类世代间的利益,重申环境的美学价值,保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影响传统的法律价值观,转变公民传统的消费模式,以及转变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立法的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7.
蔡守秋 《环境》1998,(8):22-23
当代环境法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和市场经济机制。笔者将这种现象,简称为环境法的经济化。之所以把这种现象作为当代环境法的一种发展趋势和特点,是因为这个时期的环境法中的的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与前一时期相比较,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根源和背景,有着科学的理论根据、繁多的种类和丰富的内容。目前对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经济手段有不同的定义。经  相似文献   
168.
169.
现行环境法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正东 《环境》2001,(10):20-21
一、现行环境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环境法的实施和执行上看,我国环境法带有浓厚的“政府管制性”。首先,我国的环境法多为“主体法”,未涉及到“行为法”,注重“实体法”,涉及到程序法方面偏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够具体。其次,法治不健全,在众多的环境民事责任中,绝大部分都靠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来解决问题,很少用司  相似文献   
170.
环境法的利益调控功能具体体现在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 ,重新平衡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代内利益与代际利益之间的关系 ,把环境利益确认为法重点保护的利益 ,吸收和改造了民事、行政、刑事综合法律手段来调整冲突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