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近年来与公民的环境违法行为相比,我国法人的环境违法行为更为普遍,危害后果也更为严重。本文探讨了法人违反环境法的行政责任的构成与承担,并建议在环境立法中对法人的环境违法行为采用“两罚”制。  相似文献   
172.
环境法的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玮 《环境导报》2003,(6):39-40
环境法是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职能是环境法本身固有的基本职能。作为上层建筑的环境法,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两大类活动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经济职能不仅体现在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还因其显著的国际性体现为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环境法起初的经济职能只是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环境立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环境立法超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争论,把保护生产力、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但是,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73.
危险物质管理控制的国际法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修棋 《环境保护》2002,(11):11-14
本文论述了危险物质管理控制的国际法产生的背景和共同特征,进而详细论还了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危险废物等三类物质的现有国际法内容,指明了对这类物质的风险评估、登记和分类、国际贸易以及跨国运输、转移的有关规则。  相似文献   
17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 ,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日益明显。美国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其发展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的阶段 ,但其汽车污染排放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关法律制度相当完备。比较两国这方面的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我们可以在国情的基础上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完善自身的法律控制机制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75.
卢锟  张岩 《环境保护》2020,48(3):51-55
环境治理规则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规则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为适应构建现代环境治理规则体系的要求,本文从党规政纪、法律法规、环境道德三个层面系统认识环境治理规则的层级结构及其对环境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影响,并从主体间的规制互动关系、督政互动关系和督企互动关系方面探讨改进完善环境治理规则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6.
过去不健全的环境法律制度对环境保护的推进作用不明显,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较低,健全的法律制度对环境保护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环境产业的组织管理机构起到全面组织和引导环境保护推行的作用;在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国民其它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很好的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创新环境的公共管理。通过《环保法》对环境治理做出了一系列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的力量,促使环保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7.
分析了传统民法中损害赔偿责任在环境法中的局限性、并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预防性民事责任形式在环境法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同时,依据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论述了在确认预防性民事责任中,进行利益衡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8.
我们的社会已经处于乌尔里希·贝克所言的风险社会,这意味着现代社会应将风险的分配纳入制度化的程序中.作为分配利益与实现正义的手段,法律也必须面临来自风险的挑战.环境法领域尤是如此.突发环境事故已经成为现在主要新闻热点来源之一,如化学品泄露、石油泄漏、核电站爆炸等,这些事件无一不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且直接影响到事故所在地人民的人身健康及财产安全.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事故应急法律制度体系来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9.
2007年,德国制定《环境损害预防及恢复法》,扩大了自然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强化了义务人的预防责任,完善了公民参与制度。通过建立公益诉讼程序,赋予了环保组织针对行政机关不作为提起诉讼的权利。我国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完善自然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时,确有必要借鉴德国的相关立法经验,通过立法建立自然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0.
为调整外商中的投资环境保护问题,我佃环境法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性规范,专项单行立法,地方性法规及国际公约等多层次的法律框架。我国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类,并规定了外商投资应遵循的若干环境管理措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环境法还存在立法和执法缺陷,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