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5篇
  免费   1953篇
  国内免费   2602篇
安全科学   8125篇
废物处理   459篇
环保管理   9021篇
综合类   28369篇
基础理论   2722篇
污染及防治   1283篇
评价与监测   2231篇
社会与环境   1755篇
灾害及防治   735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926篇
  2022年   920篇
  2021年   1235篇
  2020年   971篇
  2019年   1163篇
  2018年   772篇
  2017年   1004篇
  2016年   1435篇
  2015年   1779篇
  2014年   3931篇
  2013年   2652篇
  2012年   3087篇
  2011年   2953篇
  2010年   2338篇
  2009年   2544篇
  2008年   2858篇
  2007年   2615篇
  2006年   2248篇
  2005年   2262篇
  2004年   2001篇
  2003年   2337篇
  2002年   1745篇
  2001年   1495篇
  2000年   1298篇
  1999年   1065篇
  1998年   1033篇
  1997年   992篇
  1996年   884篇
  1995年   860篇
  1994年   634篇
  1993年   494篇
  1992年   488篇
  1991年   419篇
  1990年   433篇
  1989年   5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163.
铅锌矿区玉米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周艳  万金忠  李群  黄剑波  张胜田  龙涛  邓绍坡 《环境科学》2020,41(10):4733-4739
以西南某铅锌矿区为研究区域,测定了92份玉米样品中Pb、Zn、Cd、Cr和Ni的含量,开展了矿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重金属在玉米中的污染状况,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Pb、Zn、Cd、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0、23.75、0.21、1.33和1.15 mg ·kg-1;除重金属Zn外,其他4种重金属均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限值,研究区玉米籽粒中Pb、Cd、Cr和Ni的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介于4.32~9.07之间,均属于重度污染,Zn的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重金属通过玉米籽粒摄入引起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存在健康风险,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玉米籽粒中5种重金属可以由2个主成分来反映,第一主成分主要支配Pb、Cd、Cr和Ni的来源,第二主成分支配Zn的来源.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4.
为探究土地整治对重金属污染环境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中微生物的影响,本文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工业区周边土地整治区内外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从土壤性质来看,土地整治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土壤质量均优于非整治区.②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来看,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主要的菌门为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而土地整治可能降低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同时在属水平上也提高了鞘脂单胞菌属、地杆菌属的相对丰度.③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来看,土地整治区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性明显得到改善,但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升高,改善效果逐渐减弱.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d、Hg、Pb、pH、AP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而硫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鞘脂单胞菌属与多种重金属元素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证实了土地整治有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性,并提升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65.
为深入推进环境司法专门化,并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我国已有超过半数的高级人民法院相继推行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改革。本文在分析现行改革基本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提出各地在实践中大多存在着改革依据合法性不足、管辖规则具有其固有局限、审判制度调整尚存困难等共性问题。同时,进一步明确我国应从加强法律依据供给、合理设计管辖规则,以及进一步加强制度衔接等方面着手,力争早日迈过上述"三道坎"。此外,我国有必要及时对各项改革举措进行质效评估,并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有关规则予以固定和细化,唯此,方可确保我国环境资源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改革朝着有序化、法治化之路迈进。  相似文献   
166.
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转型,企业的自我环境规制日益受到重视,呈现出企业自我环境规制与国家行政规制之间的互动实践。企业自我环境规制与排污许可制处在同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排污许可制为企业自我环境规制提供了外部理想支撑体系,而企业自我环境规制的具体措施需要经过反身法中自洽子系统的整合,从某种程度上又起到了倒逼排污许可制进行相关完善的作用。据此,只要找到合适的进阶路径,排污许可制与企业自我环境规制完全可以实现互动进阶,从而减少相关立法的阻滞性,实现政府与社会主体的协同规制耦合。进阶后环境规制系统的规制成本最小化,社会力量最大化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也将助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目的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7.
“无废指数”:“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权  王夏晖 《环境保护》2020,48(8):46-50
按照国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总体部署,2020年"无废城市"建设需综合评估试点建设成效,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我国的不同试点城市之间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构建适合"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以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兼顾试点城市共性与个性特征,采用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梯度差异赋值的方式,构建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应用无量纲算法和指数评分法,探索构建了"无废指数",可用于量化横向比较产业结构同类型的不同试点城市间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68.
郑艳  李惠民 《环境保护》2020,48(13):8-16
人居环境系统是由人类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组成的"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气候变化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和人体健康三个领域。本文提出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引入人居环境科学,将人居环境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首先,分析了气候变化给人居环境系统带来的新风险,如复合型风险、关键风险、突现风险、系统性风险等。其次,将人居环境系统区分为:建筑基础设施、生命线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四个子系统,分别论述各子系统提升气候适应性的具体途径。最后,基于系统治理理念,从城乡协同、试点建设协同、多主体协同等不同视角,提出人居环境的协同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9.
唐瑭 《环境保护》2020,48(3):42-45
人民检察院在我国环境治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为切入点,人民检察院成为环境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应当符合环境治理的应然性属性,即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性、生态环境治理的预防性以及环境公共治理的全面性。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虽然数量较大,但是不能够充分体现环境治理所要求的属性,这正是环境治理体系中人民检察院角色需要再塑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