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生态环境的良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的生态环境由秦汉时期过度开发导致的恶性向良性方向转变。其原因首先是甘肃地处西北,远离乱源,造成的破坏程度较轻。五凉政权及大族豪右实施的政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维护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长江上游甘肃段木本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长江上游地区甘肃省11个利用类型的木本植物107科319属1364种,阐述了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的途径,提出了合理适度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94.
气象干旱是影响人类社会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且对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危害更为显著。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甘肃地区干旱事件的时空分布,首先根据甘肃1969—2018年月值气象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游程理论提取干旱事件。随后采用REOF旋转正交分解将研究区划分成5个气候子区,并以每个子区为单位,基于B-G分割算法细致对比各子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事件的变化特征和演变趋势。最后,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各子区干旱事件的驱动因素。主要结论有:(1)研究区干旱累积历时呈微弱增加趋势(0.475 d·(10a)−1)并存在19 a的主周期,干旱强度呈先缓和再加剧趋势,尤其是2000年后干旱加剧显著,并呈现出西北部干旱减轻、东南部干旱加剧的空间变化趋势。(2)REOF分解的前五个模态累积贡献率为53.06%,主要的空间分布模态为:全区一致型模态和南北反向分异模态。将研究区分为5个干旱子区:河西地区、河东中部地区、河东东部地区、乌鞘岭地区和河东西部地区。(3)河西地区自1988年以来气象干旱显著缓和(P<0.01);河东东、中、西部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加剧趋势(0.120·(10a)−1、0.129·(10a)−1、0.072·(10a)−1,P>0.05);乌鞘岭地区在1975年以后气象干旱显著缓和(P<0.01),形成了干旱缓和与加剧变化的分水岭区域。(4)季节上,河西地区仅夏季呈缓和趋势;河东东部地区春季呈显著干旱化趋势,而秋季相反;河东西部地区春夏两季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而秋冬两季相反;河东中部地区和乌鞘岭地区季节变化呈明显一致性,前者四季均呈干旱化趋势,且春季干旱化最剧烈,后者四季均呈缓和趋势,且冬季最明显。(5)研究区气象干旱受当地气候因子和环流因子因素的共同影响,河西地区和河东西部地区对气温的响应明显而河东中、东部地区则对降水量的响应明显;乌鞘岭地区对日照时数的响应明显;NAO指数对研究区夏季气象干旱存在重要影响而ENSO事件(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对研究区春秋两季(尤其是春季)气象干旱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5.
甘肃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琨  唐少卿 《灾害学》1990,(4):35-41
本文就甘肃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6.
基于对甘肃境内临洮到陇西段秦昭王长城的实地调查,总结了秦昭王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造方式,分析了其现状及主要因素导致的病害类型,以及病害发展的相互促进。随后,根据秦昭王长城的文物归属及留存状况,提出了分类保护的思路。这样的目的是将秦长城的保护与其文化、科研和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并选择技术有效、经济可行的保护和价值开发并行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97.
施倚 《劳动保护》2012,(2):120-120
编辑同志:我爱人是甘肃兰州一乡镇卫生院职工,属事业单位编制。2011年12月7日,我爱人骑摩托车上班途中被撞身亡,被交管部门认定非主要责任。因为是在上班途中发生事故,我们向他单位要求按工伤处理。但他单位说事业单位没有上工伤保险,不能认定工伤、享受工伤待遇。请问:单位的说法合理吗?甘肃向洪向洪女士:根据函中所反映的情况,您爱人受伤身亡应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98.
, 《防灾博览》2013,(4):6-9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距岷县约15千米,距漳县约45千米,距定西市约120千米,距兰州市约170千米。此次地震极灾区烈度为Ⅷ度,地震引发了滑坡、崩塌、液化、滚石和塌陷等次生灾害。根据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4日13时,本次地震已造成95人遇难,因灾受伤1366人,震中区房屋倒塌严重。地震共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  相似文献   
99.
选取石羊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甘肃臭草种群,分析斑块特征、土壤水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了解植被对土壤水分变化的适应性和反作用特征.结果表明:甘肃臭草斑块在形成、扩散和稳定阶段种群高度、密度、盖度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衰退阶段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甘肃臭草斑块内土壤水分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斑块内土壤水分大于斑块外;斑块内土壤水分与植被主要生物学特征之间由负相关向正相关过渡.甘肃臭草具有明显的可塑性,通过对干旱区环境的长期适应,改变了小范围内土壤水分分布结构,进而形成繁茂生长的单一优势种群斑块.表3参16  相似文献   
100.
甘肃河东玉米种植区属于旱作雨养农业区,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维持,春夏干旱是影响该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利用河东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57-2012年气象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从干旱趋势、周期、空间特征及其与环流因子关系方面探讨近56 a来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河东玉米种植区春夏两季均呈干旱化趋势,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干旱呈加重趋势。干旱变化共经历了3个气候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春夏旱情较轻;80年代-90年代,夏旱较春旱严重;2000年以后,春旱较夏旱严重。干旱周期变化,春夏干旱周期分别为20 a和14 a,干旱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受太阳黑子活动影响。春夏干旱发生频率在突变前后差异显著,低频区在突变后转为高频区,易旱区呈扩大状态。ENSO事件是影响该区春夏干旱发生的主要环流因子,尤其对夏旱影响最为显著。近20 a来ENSO事件增强是该区干旱事件不断加重的原因,ENSO暖事件爆发时,该区春夏趋于干旱,由湿向干转变;ENSO冷事件爆发,干旱则有所缓解,由干向湿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