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事件回放:埃及热气球爆炸致19人死含9名香港游客 当地时间2013年2月26日上午11时许,首都开罗以南500多公里的旅游胜地卢克索上空,一只载有包括驾驶员在内共21人的热气球升空2分钟后起火爆炸,热气球从近300米的高空垂直坠落在一片甘蔗地里。  相似文献   
42.
甘蔗糖蜜酒精废液是一种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是以甘蔗、水稻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亩施5000公斤放心液,增产达显著水平,增产量为1504公斤/亩。水稻亩施500公斤废液,早稻增产达56.7%,晚稻(残效)增产达10.2%;亩施3000公斤放心液,早稻增产达18.7%,晚稻(残效)增产达33.4%。且农田施用适量酒精废液,土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3.
林炳旗 《轻工环保》1996,18(1):22-25
本文依据甘蔗糖蜜酒精废液的理化特性,通过其施用于水稻田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适量的酒精废液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而且对耕作土地没有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实施清洁生产是保证甘蔗制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甘蔗制糖生产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甘蔗制糖业的工艺特点、污染特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提出甘蔗制糖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生产工艺与装备、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共6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5.
甘蔗不同叶位叶片形态与冠层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CI-100数字植物冠层分析仪和CI-203叶面积分析仪测定了4个甘蔗品种不同叶位层的冠层参数和相应叶位叶片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叶位层问叶片形态、冠层空间结构和冠层辐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叶位层叶面积指数、叶簇倾角和叶分布的变化主要由冠层内不同叶位叶片叶宽的变化引起,而不同叶位层消光系数的变化主要与叶簇倾角和叶分布有关;散射光透过系数的变化主要与叶面积指数、叶簇倾角和叶分布有关,直射光透过系数的变化主要与叶分布、叶宽、长宽比有关,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叶面积、叶宽、长宽比有关.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叶片形态与冠层辐射特征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图2表4参15。  相似文献   
46.
利用CI-203叶面积分析仪和CI-301CO2气体分析仪分析4个能源甘蔗品种分蘖期和伸长初期不同叶位层叶片的形态特征和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叶位层间叶片形态、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分蘖期和伸长初期蔗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长宽比等叶片形态参数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等光合气体交换特征参数均表现为随着叶位的下降,自上而下逐渐变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蘖期第3叶的叶宽和水分利用率及第5叶的叶宽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而伸长初期第1叶和第3叶的叶面积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图8表4参15  相似文献   
47.
48.
施硅可增加甘蔗叶片氮、钾、硅养分含量,改善叶片磷养分状况.适量施硅可使甘蔗增产增糖,过量施硅则使甘蔗的产量和产糖量下降.此外,水溶性硅肥对甘蔗的作用优于构溶性硅肥.  相似文献   
49.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growing energy sugarcane(Saccharum spp.) in three different metal mine tailings(Cu, Sn and Pb/Zn tailings) amended with uncontaminated soil at different mixing ratio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ugarcane was highly tolerant to tailing environments. Amendments of 20% soil to Sn tailings and 30% soil to Cu tailings could increase the biomass of cane-stem for use as the raw material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Heavy metals were mostly retained in roots, which indicated that sugarcane was useful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tailings. Bagasse and juice, as the most valuable parts to produce bioethanol, only accounted for 0.6%– 3% and 0.6%–7% of the total metal content. Our study supported the potential use of sugarcane for tailing phytostabilization and bioenergy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50.
通过统计2007年和2020年陇川县甘蔗种植区土壤pH值数据,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蔗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0年蔗区土壤总体呈快速酸化趋势,pH值下降了0.38个单位,降幅达7.54%,与非甘蔗种植区相比,显著下降了1.03个单位。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土壤pH值下降显著,在土壤类型上红壤、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0.94%、9.98%和3.83%。在成土母质上第四纪冲积物土壤pH值降幅最大,达0.52个单位。蔗区土壤pH值时空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人为因素对土壤pH值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