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94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0040篇 |
废物处理 | 302篇 |
环保管理 | 2181篇 |
综合类 | 5894篇 |
基础理论 | 314篇 |
污染及防治 | 184篇 |
评价与监测 | 192篇 |
社会与环境 | 413篇 |
灾害及防治 | 2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98篇 |
2022年 | 362篇 |
2021年 | 461篇 |
2020年 | 372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531篇 |
2014年 | 2510篇 |
2013年 | 1957篇 |
2012年 | 2435篇 |
2011年 | 2334篇 |
2010年 | 1756篇 |
2009年 | 2332篇 |
2008年 | 2393篇 |
2007年 | 1868篇 |
2006年 | 1869篇 |
2005年 | 1636篇 |
2004年 | 1486篇 |
2003年 | 1251篇 |
2002年 | 856篇 |
2001年 | 470篇 |
2000年 | 416篇 |
1999年 | 288篇 |
1998年 | 198篇 |
1997年 | 210篇 |
1996年 | 129篇 |
1995年 | 157篇 |
1994年 | 159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3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流域生态环境监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2019年新组建的七大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在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等方面的职能,探讨了当前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在广度与深度、能力和资源储备、人才队伍建设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下一步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应重点加强的四个方向:一是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新体系;二是建立有效的跨部门跨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新机制;三是推动履职尽责全面稳步迈上新台阶;四是建设强有力的生态环境监管支撑保障体系,为国家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2.
围填海活动是人类向海洋索取活动空间、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无序、无度地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围填海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和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不合理的围填海工程开展整治工作刻不容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推出的重要改革举措。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海南省违法围填海项目后开展的首个整改项目——海口市葫芦岛项目重点整治工程为例,回顾分析其典型做法和经验,为全国类似围填海项目的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3.
2017年10月28日,安徽寿县供电公司工程承包单位在施工中发生“倒杆”,导致发生2名施工者高处坠落医治无效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而在此前,某机械加工厂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连续发生2起相关方施工安全事故。一起是焊接车间厂房屋顶做防雨涂料施工,一起是特种加工车间厂房改造项目屋顶非阻燃彩钢板房拆除更换,导致2人先后从约12m的高处坠落地面医治无效而身亡,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864.
865.
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膳食结构升级对食物生产用地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居民食物摄入数据分析了1961-2009年间我国食物生产用地需求的变化情况及膳食结构因素对其变化的贡献率,并预测了不同膳食模式下我国人口高峰年食物生产用地的需求状况,结果如下:我国人均食物生产用地需求以1984年为节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在居民日常摄入的5大类食物中,人均谷类和豆类消费所需农地面积出现下降,而人均动物性食物、蔬菜和纯能量类食物消费所需农地则呈上升态势;我国食物生产用地总需求总体上以1984年为界分为先稳定发展后急速增长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我国食物生产用地总需求量保持在12.5亿亩/年左右,而后一阶段则从1984年的需求12.75亿亩迅速上升至2009年的22.82亿亩;1984年之后居民膳食摄入变化已成为影响我国食物生产用地需求增长的首要因素,其贡献率达57.7%,而同时期人口增长因素的贡献率仅为42.3%;预测居民在保持当前膳食结构不变与转向平衡膳食模式两种情景下,我国在人口高峰年分别共需食物生产用地25.19亿亩和20.33亿亩,后者比前者节省土地需求4.86亿亩。 相似文献
866.
全面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依赖于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养成、环境意识的树立、环境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67.
环保NGO的活动与公众在参与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公众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868.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深度和历史进程。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全球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人类开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 相似文献
869.
学校是环境教育主阵地,但重点中学环境教育比较薄弱;学校环境教育各具特色,校园与学生面貌变化明显;学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没有经费也没有师资;应尽快制定环境教育条例或法规,加强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