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46篇
环保管理   1188篇
综合类   3357篇
基础理论   551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228篇
社会与环境   291篇
灾害及防治   9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新时期,将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入手,重点对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82.
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往往会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何做到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并行,现从项目设计、法规约束、科技进步等环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83.
文章以苏申外港线(江苏段)为例,通过梳理航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和识别生态保护目标的分布,在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预测分析,提出减缓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从而为航道整治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提供系统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84.
九寨沟是一个依靠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称号。近年来九寨沟的旅游资源极大地开发,游客逐年增加,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将针对九寨沟风景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8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是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试点方案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与目标、试点原则、适用范围、试点内容和保障措施。本文就该方案出台释放出的政策信号、方案实施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生态环境损害量化技术基础研究、建立分区分类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第三方机构、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探索有效模式5项建议。  相似文献   
986.
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初步建立。如何处理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事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发挥。两项制度衔接的前提在于适用范围的高度契合,即救济环境公益损害。起诉主体的顺位是两项制度衔接的关键,现阶段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不予设置起诉顺位,具备法定原告资格的主体均可提起诉讼。法律规范的整合是两项制度衔接的方向,至少包括整合责任性规范、协商性规范、参与性规范、评估性规范和配套性规范五个具体方面。  相似文献   
987.
加快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介绍了中央最近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基本思路和试点内容。建议制定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并配套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商、诉讼、协商与诉讼衔接制度,以及损害评估、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监督制度等,形成"1+6"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88.
本文论述了农村公路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土地利用、水、大气、噪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89.
通过对克拉玛依土壤、动植物、微生物、自然保护区等的现状分析,参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方法和技术要求,计算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对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得出克拉玛依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为32.48,属于"较差"级,与5年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0.
建立了基于组合权重法的长江口生态评价系统,并对2008年长江口生态监控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监测区域已经没有健康海域,5月份健康状况要稍好于8月份.该评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客观、准确,能为生态监控区的监视、监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