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3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629篇
安全科学   410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182篇
综合类   1681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282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3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长大隧道岩爆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岩爆是长大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岩爆研究对于隧道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岩爆机理研究是岩爆预测及控制技术发展的基础;由于现有理论的不完善,以之为基础的预报体系及控制技术还不能对岩爆灾害进行准确预报和有效控制.岩石静力学理论在岩爆研究中是重要的,但它还不能阐明岩爆的全部机理.钻爆法开挖过程中,各炮层的顺序起爆、周边眼起爆后开挖轮廓面的瞬时大幅卸载及岩爆事件本身所产生的各类高幅值、陡波前应力波以及它们的叠加效应对于围岩,尤其是处于双向受压、一侧临空、具有发生破坏潜势的既有炮次围岩的扰动作用应该是显著的.围岩也许不会在上述动荷载的一次作用下就发生宏观破坏,但这些应力波的多次扰动,却会在微观-细观尺度上引起围岩累积性损伤的加剧与局部应力环境的恶化,并最终导致裂纹的大规模瞬时动力扩展,伴随晶间、粒间瞬态应变能的高速释放,围岩便会以岩爆的形式失稳.因此,系统进行岩爆灾害的岩石动力学机理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2.
用于煤矿安全切割的前混合磨料射流加速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混合磨料射流具有切割各种材料无火花、所需设备压力低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井下安全切割的功能。笔者根据建立的磨料粒子运动方程,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匀速流场内粒子路程函数以及用数值分析法求解出粒子在喷嘴内的速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的数值计算,磨料最主要的加速过程是在收缩段内完成,磨料粒子从喷嘴喷出时已能高达水流速度的95 %以上,磨料粒子在离开喷嘴在射流的核心段内仍将继续得到加速;同时发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喷嘴的收缩段应适当长些,喷嘴圆柱段长度为喷嘴出口直径的2 .5~3.0倍最合适。  相似文献   
103.
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的作用特性,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两种生化动力学模型:“速度指数模型”和“双曲线速度模型”,以及垃圾降解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04.
极性基湿润剂与矿岩类粉尘颗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矿岩类粉尘微颗粒的表面性质和极性基湿润剂的特性,应用分子热力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理论探讨了湿润型抑尘剂与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矿岩类粉尘吸附水的本质是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是分子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力和长程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矿岩类粉尘与水相碰撞时,只有当吸引力大于排斥力时,水分子才能牯附于矿岩类粉尘,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足够小时,水才能湿润矿岩类粉尘。分析了湿润剂对水和矿岩类粉尘的表面改性的原理,它增加水和矿岩类粉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了界面表面张力和体系自由能,使矿岩粉尘被水湿润能自由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5.
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鹤岗煤矿开采诱发地震的生成环境、活动与破坏特征及震源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鹤岗矿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到人为采掘因素和区内构造应力场的双重作用。在特定的构造物理条件和地球动力学环境下,深部采矿使井下断裂构造从稳定状态逐渐活动或蠕动,致使局部活化。矿震具有震源浅、对地表破坏强的特点。震源机制表现出断层的运动方式有走滑断层,也有正断层和逆断层。  相似文献   
106.
大多数高校生活锅炉在停炉期间没有采取保养措施或没有采取有效地保养措施,由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设备腐蚀,并造成了相应的隐患。对锅炉停炉期间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停炉时间长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停炉保养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07.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陈安  周丹 《安全》2019,40(7):16-23
本文为了增加对突发事件的科学认识,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水平,首先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通过分阶段、划层次地构建"4L-5S"机理分析模型,将二者划归为统一体系,以理清其逻辑内涵;然后,为顺应时代发展特征,满足应急管理的更高要求,实现应急管理工作从非常态协同应对转为常态化职能管理,对现代应急管理体制加以总体设计。从而,突发事件机理体系设计使得我国的突发事件机理研究逐渐过渡至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现代应急管理体制设计使得我国应急管理整合出具备现代思维理念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09.
钱重阳  王尧  李季梅 《安全》2019,40(7):24-28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了能够得到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有效的结果,本文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及单一事件链,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通过引入控制因子,构建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的单一事件链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风险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在某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对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涉及到的18类风险,共计201家企业进行风险级别评估。最终得出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中每种单位或场所的整体风险等级,以及重大风险数量的占比情况,为该区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意见奠定了一定基础,并对本文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0.
高原环境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性能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典型装甲车辆高原使用环境试验数据,从动力及经济性、冷却效能和起动性能三方面,探索了高原环境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对开展装甲车辆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分析解决动力系统暴露的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