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5篇
  免费   921篇
  国内免费   3556篇
安全科学   800篇
废物处理   440篇
环保管理   1538篇
综合类   10505篇
基础理论   1715篇
污染及防治   1852篇
评价与监测   298篇
社会与环境   414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464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1111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999篇
  2010年   919篇
  2009年   892篇
  2008年   913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871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686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改性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体中头孢噻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抗生素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实验以改性生物炭(MB)为载体制备了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功能生物炭(Fe/MB).以头孢噻肟(CFX)为目标抗生素,研究了该材料对头孢噻肟的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去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50 min内头孢噻肟的去除率为92%(Fe/MB用量为0.4 g·L~(-1),溶液p H=5.0,头孢噻肟浓度为20 mg·L~(-1),振荡速率为200 r·min~(-1),柠檬酸浓度为1.47 mmol·L~(-1)).头孢噻肟的去除过程存在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和纳米零价铁还原降解的协同作用,数据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9).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结合质谱分析了降解产物的结构并提出头孢噻肟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992.
考察了再生水氯消毒过程中的氯消耗特性及水质特性的变化,发现加氯后5 min,氯消耗速率最大,同时254 nm的紫外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强度的变化最为显著.发现再生水消毒后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显著增加,说明消毒后水质生物稳定性变差.AOC变化趋势呈现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对于不同处理工艺再生水,二级出水的AOC水平普遍高于深度处理出水,但深度出水消毒5 min后AOC的增长率却高于二级出水消毒后的增长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再生水水样消毒后的AOC变化量与三维荧光积分值变化量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废旧锌锰电池生物淋滤-水热法制备纳米锰锌铁氧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牛志睿  李彤  苏沉  韩爽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9):3356-3363
以氧化硫硫杆菌(A.thiooxidans)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ferrooxidans)为混合淋滤菌株对废旧锌锰电池进行了生物浸提,并以获取的淋滤液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系列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Mn_(1-x)Zn_xFe_2O_4,x=0.2~0.8);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X)、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表征手段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磁学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固液比(质量体积比,5 g/100 mL,以下均表述为"5%固液比")下,经过5 d的外源酸调控生物浸提,分别获得了84.5%、63.2%的Zn、Mn浸出效率;当Zn∶Mn∶Fe=0.4∶0.6∶2.0(物质的量比,即x=0.4)时,制备的纳米级Mn_(0.6)Zn_(0.4)Fe_2O_4性能最优,属纯相的立方尖晶石结构,颗粒分布均匀,饱和磁化强度(M_s)、剩余磁化强度(M_r)和矫顽力(H_c)分别为68.9 emu·g~(-1)、4.7 emu·g~(-1)和53.6 Oe,具有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994.
孙浩  于童  胡洪营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629-3634
城市污水脱盐系统的反渗透(RO)膜面生物污堵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稳定运行,解析生物污堵机理的关键因素是微生物胞外多聚物(EPS)特征分析,然而目前细菌EPS提取方法多样,无统一标准,制约了EPS分析的可靠性和可对比性.基于此,本文以再生水厂RO膜面污堵物中分离的细菌为对象,采用水浴、超声、离子树脂、碱液4种方法提取EPS,以DOC和DNA含量表征提取的EPS总量和提取过程细胞破裂程度.结果表明,45℃水浴法不造成细胞破裂,提取总量多,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进一步对比不同提取时间条件下EPS溶液中多糖和蛋白含量变化,以及分子量、荧光特征等,综合认为提取1 h时,提取的EPS中多糖与蛋白相对含量稳定,不同分子量化合物均溶于水中,能客观地反映EPS特征.研究表明,45℃水浴1 h可以作为细菌EPS提取的适用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水源地呈缩减态势中国的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城镇周围以及排污河道两侧、引污灌溉区污染尤为严重。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区域,浅层地下水已呈现面状污染态势。全国不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大洋第19航次科学考察队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在西南印度洋脊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确定了热液喷口位置.并在东南印度洋中脊发现新的海底热液异常区。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也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发现正在活动  相似文献   
997.
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工业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节能降耗的潜在工艺,但臭氧氧化方式对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目前鲜见报道.研究了单独臭氧、臭氧/双氧水和臭氧/催化剂3种臭氧氧化方式下一体式臭氧-BAF工艺对石化废水生化出水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并结合出水有机物...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制药废水站含硫废气处理效果,采用生物滴滤池为主体工艺进行提标改造,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效果和pH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系统对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随着循环液pH值升高呈下降趋势,在pH值为1.7的条件下,生物滴滤池对H2 S、甲硫醇、甲硫醚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99.62%、85.09%、85.52%,平均去除负荷分别为...  相似文献   
999.
为消除医药化工废水高盐度及硝基化合物、杂环芳烃对微生物脱氮的抑制影响,该文以含有杂环化合物医药废水的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对象,从中筛选对有毒有机物耐受的菌株X4。根据其系统发育和表型遗传鉴定为Acinetobacter haemolyticus。探究该菌株异养硝化-好养反硝化特性及在不同碳源、C/N、温度、转速、pH条件下的脱氮效能。结果表明,菌株X4在硝化、反硝化培养基中24 h内氨氮、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99.14%、90.95%,在实际高盐难降解医药废水处理中氨氮去除率也有52.62%,36 h内对废水COD降解速率达到93.33 mg/(L·h)。当菌株X4在以碳源为丁二酸钠、C/N为12、温度为30℃、pH为9、转速为170 r/min条件时脱氮效果最佳。菌株X4对温度及p H耐受范围广,对C/N要求低,在高盐医药化工废水处理方面具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会对土壤中敏感微生物菌群产生毒性效应,导致敏感微生物菌群种类与数量发生变化。该研究针对不同浓度水平下六六六污染土壤和对应异位热脱附修复后的土壤中微生物的响应及变化进行分析,筛选出了可以作为六六六污染土壤指示生物的微生物。以清洁土壤(CK)、不同六六六污染土壤(H1、H2和H3)和修复后土壤(AR)为供试土壤,基于细菌数量和多样性生物学指标,探究不同污染浓度土壤与修复前后土壤中微生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与CK土壤相比,梯度污染土壤H1、H2和H3中的细菌数量比CK分别降低95.31%、94.17%、94.06%(P<0.05),AR中细菌数量有所恢复,但显著低于CK,低98.86%(P<0.05);(2)清洁土壤、污染土壤和修复后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在H3土壤中,特征菌门-变形菌门和特征菌属-假单胞菌属富集明显,占比分别达到99.43%和97.97%,其他物种占比不到1%,AR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相比H3有了一定的恢复,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增加,但是短期内仍比清洁土壤群落多样性低;(3)清洁土壤中Methylomirabilota、硝化螺旋菌门和浮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